【菩薩重因 眾生重果】       /  王文靜


 


 


一位友人最近半年陷入業績一低潮,上班不起勁,做決定也失去自信與準度。情緒不斷影響他對事情判斷的清晰度,更影響到下一個決策的品質。他陷入低潮拔不出來,惡性循環。


 


他的困境不在於陷入低潮,而在於拔不出來,而拔不出來的關鍵在於:面對結果,無法收拾情緒。再白話一點,放縱了情緒。


 


我們是人,又不是神,因此皆有情緒。看到不好的結果,當然情緒不好,難過、憤怒、沮喪、退縮、怪罪……。情緒一波波來,像大浪潮,越攀越高。所有人的挑戰都在於如何收拾情緒,花多久時間收拾情緒。這些情緒,有任何助益嗎?我現在問十個人,我相信,給我的回覆都是沒有意義。然而,卻無法收拾。


 


這讓我想起,佛光山的一位師父跟我說的話:「眾生重果,菩薩重因」(或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


 


果,是你怎麼栽種而有的結局。如何栽種,叫作「因」。一般人太在乎結果,卻忽略成因。智者不同,重視成因,因為有「因」必有「果」。只是,收成的早晚罷了。


 


所以,當你決定在什麼土壤與天候下,用哪一個品種的樹苗,什麼肥料與施肥頻率,就已經逐漸醞釀將會有什麼樣的果實。除非天候逆轉,否則根本不需要等到結果,即知結果。


 


譬如,我那可愛的花園,其實並不美麗,因為花開得稀稀落落。後來,我到鄰居家看到如飯碗般大的玫瑰,茶花也是一樹百開,驚為天人,才豁然了解自己的花園是被餓太久而導致。不過,因為我太懶,又健忘,花園也就依舊。成因如此,結果也就不難預料。特別在每年冬天,山上櫻花季來臨時,但見群山翻紅,獨獨我家的櫻花有氣無力,吐個兩朵櫻紅,交差了事。對於這樣的結果,我雖然每次都心存僥倖,希望落葉不少,足夠變成沃肥,但也都沒成真。


 


工作上更是如此。人,或有幸運,但是幸運不會天天來,年年來。業績不好,只是結果。木已成舟,情緒的好壞都無法改變結果。能改變的是趕緊把握下次結果前,該以如何工作的方式與態度。對症下藥,找出結出酸果子或小果子的成因。


這時候,你需要清晰的腦袋、行動力:這時候,你不需要否定自己或他人的情緒。


 


看待事情的角度,調整思考的焦點,從「重果」改到「重因」,這很難很難。不過,如果能調整得過來,將會發現承擔事情的能量也擴大了。


 


你還在為果所苦嗎?別浪費時間了,趕緊收拾情緒,轉移戰場,把焦點與精力放在新的成因,醞釀新的果實吧!



                                        / 文摘自「商周」第11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0124【映見領袖問題研究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rrors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