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的真諦】  / 林常青Frank

前兩天的《老子讀經班上》,有請 博詠學長和同學們分享了一下他在登山途中,對佛家「再世輪迴」之說的突然感悟。他說人生根本就不可能有辦法擺脫再世輪迴這檔事,發現人只要對世間還存有一絲牽連都會被再度引拉回來,別說愛恨情仇這般重大的情感,那怕對早已過去的記憶景象,如一幕風景、一頓美味、一根香菸、一口香茗,甚至和小貓小狗玩耍的情景....等等,只要還有一絲的感嘆或懷念,就代表你心中還有不捨,還想要再回來「再來一次!」的意思。所以說要擺脫輪迴,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我說他的這番感悟真是非常難得的細膩,就佛理而言也還真的確實如此,但他這份感悟的背後心情也未免有些落寞的消極。說也難怪,因為世俗所宣揚的佛理處處充滿了苦難和苦水,彷彿人生就是一場很不值得一過的磨難似的,恨不得早點解脫,別再輪迴了,我把這種社會現象叫作「金字塔」效應。

其實真正的佛理是穿越了出世和入世,是很如實圓融的「全頻道」,它的頻寬可謂上中下無所不包,無所不達,但是很無奈的是社會就是一個金字塔的現象,最底層的人口永遠占最多數,因此苦難苦水,帶有威脅性恐嚇性的輪迴之說很自然的就成為了最普及的教育宣導頻率。那都是因為人類的心理關係,中上者都傾向於追求快樂,而中下者則以逃避痛苦為動力,佛陀慈悲,為了讓人有改變向上的動力因而才有「六道輪迴」的宣說。在這六道輪迴中,何止再世為人而已,只要一個不小心的沉溺癡迷,就有可能掉落到餓鬼、畜牲、地獄裡去輪迴了,到時恐怕想要作人都沒辦法了。

談到佛陀的「輪迴的真諦」都不是以上所說的這些道理,以上這些都只是為了對應遷就上中下者,以他們能聽得懂的頻率的一時權宜之說,反倒是要我們懂得「完整與透徹的學習和體驗」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因為只有完整全然,心中才不會又所牽掛,也只有徹底的了解,心才能放下。

因而有人說「人生是為了修行而來的」,就是因為我們還有一些自己很在意又未了的功課,這份在意,重的是個人心中的恩怨情仇,輕的是罣礙、想要或好奇,所以才會再次回到這個世界上來,而且如果這一世的學分沒修好,下一輩子還會再來重修;又說,在我們入胎出世的那一瞬間,我們這一生的劇本早就編好了,而且還是自己選定的(只是喝了孟婆湯給淡忘了),生在那一國、那個家,父母是誰,有那些兄弟姊妹,從事的行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生活中會有那些情境和挑戰等等,甚至連自己的個性、命運也在出生的時辰和方位給定了。

由此而論,在這世上的每一個生命,其實都只是自己在自己早已自訂的戲碼中的演員而已,至於演出結果的好壞就是我們自設評鑑的功課了。若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一個人的「人生使命」,也不過是喚醒或找回我們自己原先選定的劇本,把戲碼中的自己要求自我挑戰的功課給做好,如此而已。而這其中所有和我們這一生有關涉的人事物,都是需要我們去學習、了解、體驗,和交代的事,也就是我們這一生該有的本分了。

修,是要修正我們錯誤的認知;行,是要我們去透徹的體驗一下那些我們還不夠了解的東西。在課堂上我就舉了一個學校數學老師所發的作業課題為例,只要還有你沒解開或不懂的地方,也只有繼續專心埋頭研究的份,否則,在下次再碰到它時,你還是會再度淪落到不解的窘境裡,這就是「輪迴」。相反的,你一旦都了解透徹了,你會向老師要求下一個更有挑戰性的題目,而不會一再停留在原有的課題上打轉,人生也是如此。

不過「人生的課題」真的是太大也太廣了,要想不要再世為人,誠如 博詠學長的感嘆一樣,那幾乎是「絕望」的事,因為這個機率可是千萬億分之一啊,那可是一個成道、成佛、作基督的境界。

實際上,我們也不要去奢望這麼高的境界,倘若今生是個再世輪迴,就把它當作「自己一個未了的功課」來自我提醒吧,盡心盡力的去面對處裡就好。其實那用得著去談「再世」,「現世」就有很多輪迴了,如果你夠警覺就會發現,有許多被我們一時僥倖閃躲過的關卡,才轉個彎又碰頭了,就像冤親債主般的怎麼也甩不掉,你說是嗎?

輪迴的白話就是「一再做著重複的事」,倘若是沒有意義就叫虛耗生命,而如果是有意義的話,那又有何不可呢?就如同俗話說的,「成功,就是要把正確的事重複去做,持續去做。」才會有累積效應的好結果。所以說,我們應該要把「輪迴」當作一個中性的詞彙來看,它只不過扮演一個「提醒」的意義罷了。

但若是想要擺脫不好的輪迴,就只有「透徹的了解」才能做到。奧修大師就一再的鼓勵、提醒人們在生活的每一個當下都要「活得很全然」要「當下事當下了」,不管大、小、好、壞任何事都要全心全力的融入投入去做,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得到真正的體驗,也只有真正的體驗才會讓你有透徹的了解,「一旦有了透徹的了解,你想不要放下也很難。」這還真是一個似非而是,永遠都說不清楚的真理,也只有體驗過的人才知道。但很無奈的是,我們的生活幾乎全都是不溫不火,像一個很沒熱度,很沒靈魂的賴活生命。你說,這輪迴,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擺脫得掉呢!

「透徹的了解」真的很重要,就如同我們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一旦你有夠了解就會發現這些繽紛浪漫的色彩,不過源自於三種原色的千變萬化組合。所以佛家非常講求要懂得以「穿透和破相」的角度來看待事情。

當然,在至深至高的佛理來說是超越輪迴的,「輪迴」一詞不過是 佛陀要使用它來說明一些在世間因果律下運轉的事情道理而已,並非什麼了不得的大學問。真正的了不得的還是回歸到 佛陀一直在說,可又怎樣都說不清楚的「佛性」上,也只有它才能穿越因果,超脫輪迴。

至於何謂「超越輪迴」?若降低一格落到心智來說,就是「對於輪迴之事,知道就好,要正面的去了解它,接受它,同時在心裏對它也不要有任何絲毫的罣礙。一旦出現,就很警醒的輕輕地自嘲一下『怎麼,又來了!』;若沒出現,就隨他去吧。」這樣,就好了!最後請記得:不管你心裏想要放下任何東西,唯有對它有個徹底透徹的了解,才有可能辦得到,也一定會放下的。這,就是心靈的把戲。  / 林常青Frank1041215

註:「當下事當下了」是禪門很重要的一項修練,但許多人都錯把這個「事」字解讀為外在的事務,其正解是指個人內在的「心事」才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rrors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