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見《信心銘》】            / 林常青Frank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

意思是「如果你能聽從自己的靈性,凡事合道而為,那麼你就能夠很逍遙而沒有煩惱了。」這是禪宗三祖 僧璨留給世人最終極的至理名言。

你的人生,要如何才能擁有成功與幸福?

其實這麼一句話,就都說完了!

 

你能想像嗎?

一個人,活了一輩子,唯一留下來的就只《信心銘》這麼一篇文章,全文共584個字。如果把人的一生以一甲子來算,禪宗三祖 僧璨可是得花上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寫出一個字來。這般嘔心瀝血的焠煉,能不沉重嗎!

或許你不知道,

它在 禪宗的份量,就如同《心經》在 佛教界的地位。

 

也難怪能讓狂傲無比的 奧修大師都不得不興起如下的感嘆:

「沒有一個人能夠像 僧璨描述得這麼好,他是無與倫比的,你無法再找到另外一個人能夠將寧靜以那麼美的方式化為文字(詩句),即使 佛陀都會感到嫉妒。僧璨真的是一位大師 ---- 寧靜的大師和文字的大師。」

 

《信心銘》在六年前自己就翻過一次,而今回頭來看實在不勘入目,因而又重新在翻一次,內容道理雖有更進一步的掌握,但若就字裡行間的順暢度還有許多不足。無奈,這已是我現今的極限了,於此分享之餘,還望請包涵指教。 / 1050729林常青Frank 于淡水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真正至高無上的道,並不如你所想的困難,唯一不需要的就是你的東挑西揀。

只要心裡無憎無愛,你都可以穿透明白得一目了然。

(註:僧璨開宗明義就說,一切都是人的意識心在作祟。)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那怕只有毫釐之差,就會相隔形同天地般的遙遠。

如果你想看到道,就不要持有贊成或反對的意見。

(註:人的價值觀,就是和道之間的一種無形屏障。)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元旨,徒勞念靜。

人心的違順不平,是種心理毛病。

但若不知道心本來的意義而一昧念靜,也是徒勞無功的。

(註:要清楚明白「心的本質」,修行才有意義。)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本來人心之圓滿,就如同天空一般既無欠缺也沒多餘。

都是因為人的無知取捨,才造成不圓滿的樣子。

(註:不圓滿,全在自以為是。)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不要去追逐外在的緣分,也不要刻守於空忍。

你只要保持一種安祥而不計較的心情,那麼所有紛亂就會自動平息消失了。

(註:「平常心」是道。)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若以強制的手段來令動亂的心回歸平靜,這種強制的作為只會讓你的心更加紊亂。

也只會讓你深陷於「二元相對」的兩頭,又那能知道有「一元絕對」的存在。

(註:一元、二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 從空背空。

無法通達「一元」的境地,只在動靜、有無兩頭來回擺蕩是不會有功的。

這就好比「遣有反而埋沒於有,從空反而背離了空」的反向施功。

(註:「遣有沒於有,從空反背空」這是很有意思的警惕。)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就至道而言,你越是去談論或思考它,反而不能和它相應。

如果你能夠停止談論、停止思考,那麼你無論在那裡,都可以和它接應相通。

(註:「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這意思。)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

回歸自心的根本,就可以了解它的意義,相反的,你的心若隨照遷流就會迷失了。

但,那怕只是瞬間的反照自心,都會比你之前的空更有意義。

(註:經常「反觀自照」才是修行之道;「須臾反照,勝卻前空」很有「當下」的味道。)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前空之所以背離轉變,都是因為自己的妄想見解而產生的。

所以,也不用求真,只要停止自己的妄見就好。

(註:常言道「庸人自擾、無事生非」就是這意思。)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不要停留在對錯的二元見解裡,要小心避免這種追求。

要不然,才有一點點這個和那個對或錯的是非心,你的本心馬上就會喪失於混亂之中。

(註:「本心」是無是非,不造作的。)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雖然二元是由一元而生,但連這個一元也不要去守它。

只要「一心無念」,無論你如何應對,都不會有錯的。

(註:「守一」即著二;「無念」即淨心。)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沈。

事實上,在這種絕對的狀態下,是無所謂的對錯,也沒有一定的方法,甚至連絲毫不當的念頭都不會生起。

要知道,能與境是相因存在的,只要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會隨之消失。

(註:能是「主觀的察知」,境是「客觀的存在」。)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客體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主體的觀照;同樣的主體之能觀照,也是因為有客體的對應關係。

如果想要搞清楚主、客這兩頭關係,就要知道他們原本都是來自同一個「空」的源頭。

(註:能與境是「二元」,空是「一元」。)

 

一空同兩,齊含萬像。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在一個「空」裡頭同時含有境與能這兩者,也包含了整個世界的各種現象。

如果你在見解上能夠一視同仁,不要有好壞的分別,又怎會有偏見的產生呢。

(註:萬物齊觀,一視同仁)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真理就像一條康莊大道,本身是很寬闊的,要實踐它並無所謂的容易或困難。

只是那些視野見地狹窄的人會感到害怯猶豫,他們越是匆忙求快,他們的進展反而越是緩慢。

(註:急者未必快,緩者未必慢。)

 

執之失度,心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心一有所執著反而會失了準,失了準,你就會誤入歧途。

你應該任心自然,因為它的本體是沒有來去,也不會停留的。

(註:心的本體即「真如自性」。)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昏沈不好。

任由「真如自性」作主才是合乎於道,才能逍遙而沒有煩惱。

一旦心有所念,就會背離真理,會令人昏沉而感到不好。

(註:真如與道的本質是相通的,所以叫「內靈外道」。)

 

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趣一乘,勿惡六塵。

你如不想虛耗心神,又何必去分別親疏遠近。

你如果要行「佛乘」,就不能厭惡外界六塵的感官世界。

(註:因為 佛只是個「單純的觀照者」,並無喜惡取捨的事。)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爲,愚人自縛。

唯有對六塵都無喜惡,才能回歸如同佛般的正覺。

一個有智慧的人,都是順應自然無為而為,只有愚蠢的人才會自主自縛。

(註:「道法自然,傭人自縛」。)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無上的法則只有一個,如果你認為還有別的,都因為執著於滿足自己的偏見需求罷了。

心原本就有,還要用心去求心,那不是最大的錯誤嗎?

(註:「法」即佛法,指的是「真如自性」也)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妄自斟酌。

因為迷惑,才有寧靜和混亂的分別;一旦開悟,就無所謂喜歡和不喜歡了。

所有一切的對立現象,都是來自自己的妄想計較罷了。

(註:「寂亂生於迷,悟後無好惡。」)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 

它們就像虛幻的夢境,空中的花朵,你又何須費心勞神去抓住它們。

所有的成敗、得失、是非和對錯,全都一下子的把它們給放下了吧。

(註:「一時」即一下子。)

 

眼若不眠,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

如果眼睛沒睡,你會發現,所有的夢境都會自然停止。

而如果你的心能專一不二,你也會發現萬法如一。

(註:前句是從二元的世間來打比喻,後句則是「般若」的境界了。)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複歸自然。

這個一如的主體是很玄奧的,只有它能夠做到當塵緣初始起之時,即可忘卻而不會隨之攀附。

並能萬法平等齊觀,回復到最自然的狀態。

(註:「兀爾」初始也。)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當一切促使起心動念的原因都息滅了,這是一個全然離分別、離言說、不可比喻的狀態。

能夠令心思回歸平靜的,是那個如如不動的心。但這種停息也不是死寂,而是一種活生生的寂靜狀態。

(註:「無動」是指「真如自性」)

 

兩既不成,一何有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在此狀態下,相對的二元既然非真,除了自覺本身又何處有一呢?

如果到達最究竟、最徹底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切的心思當下全都沒了,這是沒有軌則可循的。

(註:這是一種彼岸的「般若狀態」。)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淨,正信調直。

心要能平等,才能無為的熄滅一切造作。 

待所有的狐疑都完全清除了,人的正信就自然堅固了。

(註:狐疑乃人的天性,所以要談「正信」是很難的。)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然,不勞心力。

真如自性的所有經歷是不留痕跡的,在裡面你找不到任何記錄。

它空空如也,卻又明明白白,這是人的一種自然本能,也不須要你去費心追求。

(註:經云「般若,無一法可得。」)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這不屬於思維的層次,非情感意識所能推測理解。

在真如法界裡,主客(自他)是合而為一,沒得分別的。

(註:「般若狀態」不屬於思維層次,所以你也無須去猜想。)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與法相應最快速者,只有全心融入「一真法界」。

如真能證到,你就會發現裡頭全都一樣,並且無所不包。

(註:因「無不包容」,故能無所不知。)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所有一切的開悟者,無不進入了這樣的一種狀態。

 

宗非促延,一念萬年。無在不在,十方目前。

這種狀態和時間的長短無關,一念和萬年是一樣的。

也和空間的大小也無關,所有十方的一切,就呈現在你的面前。

(註:「促延」指時間的長短;「十方」指空間。)

 

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

極小同大是一樣的,在此地已無界限高低之分。

極大同小也是一樣的,因為都同樣看不到它門的邊界。

(註:大小是形相,仍是相對世界的東西,在一元絕對的「般若境地」是不存在的)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

有與無都是相因而存在,究竟本源是一樣的東西。

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沒有須要我們一定得去遵守的準則了。

(註:不是「唯一」就沒準了)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

萬種差別,都來自一個本源,這叫做萬殊一本,一本萬殊。 

但作如是觀,還有什麼樣的思想煩惱不會停止呢。

(註:有「二」就得想,有想,就有是非、對錯.....)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只要相信「心」是唯一的,唯存一心之信(便是禪宗的究竟行門)。

此地,言語思維是斷絕的,也無關過去、現在與未來。

(註:「至道無難.....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 1050728林常青Frank 于淡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rrors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