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覺察、觀照

 

在課堂上我曾經跟學生說過:「就這 看見、覺察、觀照六個字,可以說把整部佛教的大藏經典都講完了。」(這當然是就其「功能」來說,而非內容而言)

佛陀所講的經所說的法有四十九年,無非就是希望人們能搞清楚「看見、覺察、觀照」的這些人人本有的功能,然後能夠懂得善用它們去過一個美好的人生。

若能把宗教派別的籓籬給去除,可以說是沒有一個宗教的宗旨不是如此,只是各家一時的因緣說法不同而已,我相信真清楚的人就會明白我在說什麼。OK,且看我何以敢做如此大膽的定論吧。

〈看見〉

先來說說「看見」吧,看是看,見是見。

看的是肉眼,見的是心,然而此心非「真心」,乃是我們的「意識心」,也就是現代人所謂的「心智」而非「心靈」。(心智與心靈,是兩個極容易讓人混淆的同卵雙胞胎,但兄弟畢竟有別,儘管差異甚微,到底還是不一樣的。)

看的是「眼根」,見的是「眼識」。(佛家有所謂的「根、塵、識」對應於「眼耳鼻舌身意」,就成了歷歷分明的「十八界」,這些都是人體內在運轉上的必經路程。「意識心」就是他整個運作的平台核心,沒有一個人能力外,除了修行已達超脫之人。)

「看」,是肉眼,除了有眼疾或盲人外,一般人都不成問題。若有近視老花,配副眼鏡也就解決了。

但也僅只於人類可見光的視覺範疇和角度,並不等於「實存的外在景象」,這就是人類肉眼的極限。換句話說,所謂看到「真相」,也只能算是人類肉眼的真相,並非「實存的真相」。這可算人類面對真相時,是極其無奈的第一個層次的誤差,而最可怕的扭曲還是第二個層次的誤差,見。

「見」,是「意識心」裡純然由「識心」的一種投射,也就是一個人既有「成見」的反應。

所謂成見,就是一個人「內心早已形成的定見」,如果是正確的,很好;如果是偏差,甚至是錯誤的,那麻煩就大了。

「成見」,是會影響一個人對一切現象(不論內外)的解讀,就算我們的肉眼良好,神經正常,也會把我們的所看到的、所接受的給扭曲判讀。這就是一般人常犯卻又不能自覺的所在,能不慎哉!(所以佛家才有「正知、正見」的教誨)

總之,清楚「看」與「見」給人類所帶來的可怕扭曲,正是所有人們修行的第一步(不論宗派)。而這裡以「看」為例,只是「眼根」的代表,其他的(四根六識)「耳鼻舌身意」又何嘗不是呢!

〈覺察〉

現代人都喜歡把「覺察」兩個字連在一起談,其實嚴格的說,覺是覺,察是察,這兩者是不容含混的。

「覺」是一種純粹的「真心」發現,而「察」已經是有所依據的「識心」了,如我們所謂的檢察、警察等背後都必得依法有據才行。所以,一旦你的「見地不正」,想要發揮「察」的功能,是沒有意義的。

「覺性」就是「佛性」,是人體本有的功能,它在意識心之上的「真心」本能。無奈於我們人類的「意圖和成見」(也就是意識心)太強大了,大到經常把我們的覺性給掩沒了,所以,佛陀才鼓勵人們要懂得喚醒自己本有的覺性,只要持之以恆,持到純然無染,你就成佛了。

因為我自己走的是禪門,因而對六祖 惠能祖師特別鍾情有感,發覺他老人家一生的行宜,根本就是「善用自己的直覺」來過好自己一生的最佳榜樣,即所謂自己的佛性也。

然而,直覺也有兩種:「純然直覺」與「經驗直覺」。

「純然直覺」,這是佛性的功能,是人人都有的,只是我們的心智經常不敢相信它,但它往往是對的,也往往和我們的心智所想的方向相反(其實都不外乎心智的「見惑」與「思惑」在作祟關係)

心靈的佛性,在中國來說是個「無事道人」,相對於我們這個「心猿意馬」的心智取向,還真是恰恰兩個不對盤的人,也難怪心智始終都不敢相信於他,甚至與之為敵。

但所有曾經有過偉大性的突破發明或藝術創新的人,都承認自己之所以能有此成就,得全然歸功於自己能放下心智之後所得來的靈感,而這份靈感就是來自那純然的直覺。 

「經驗直覺」,是來自於個人後天的學經歷,在一次又一次的印證下所得來的「正確知識」。所以,一個人「認知」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他的經驗直覺。因為經驗直覺完全來自於一個人「見地」的反射,其實就是「見地反射」。這就是何以佛家特別強調「正知、正見」之所在(也是我們前面所提到覺察的「察」之功能,其背後所依據的東西之所在)

在一般的情況之下,大部分人的直覺都來自於「經驗」居多,真正屬於「純然」的部分很少,因此對於我們自己平常所學習所經驗的內容之正確與否,就不可不小心了。但對於那些有心要修習高深佛法的人,還是得把這兩者分清為妙。

〈觀照〉

可記得「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嗎?

這是《心經》起頭的第一段經文,裡頭就談到了「觀」與「照」這兩個字。

換句話說,「覺性」乃人人先天就有的本能,只要稍微警醒就可以喚起的東西,但若談到「觀」與「照」可就沒那麼容易了,那得修練到功夫很深才行。深到啥樣程度?

得像「觀自在菩薩」般的程度,要能將自己的「覺性」修持得非常「穩當」才行,也就是說以覺性為本,所觀看到的不論於內於外的一切景象都能「心如止水」一般的自在方可,也唯有到此境界方能更進一步去發揮「照」的功能。

這是極其不易的事呀,一般人的覺性活像蠟燭一樣,風一吹就熄了;菩薩像月亮,初一十五還是不一樣;至於 佛陀呢,就像永恆的太陽,始終如一。其實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不同景況,都不外乎訴說著我們「內心的純淨程度」而已,這就是一個人的修持功力了。

結論:

〈看見〉,是指一般人還停留在二元相說領域的夢中人,所以禪門才有「但存知見,莫入此門」的嚴苛;

〈覺察〉,乃半夢半醒的人。覺性,人人本有,一喚就醒。察性,和「正知見」有關,是後天可以學習的教育功夫。所以,覺察可謂是禪門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法門的要津;

〈觀照〉,則是個全然清醒的人,只是清醒的程度還有菩薩與成佛之別。這就是我何以會說:光這「看見、覺察、觀照」六個字,就可以把整部大乘佛法給講完了。

這六個字就等同述說著「活在夢中、半夢半醒、全然清醒」的人生三種狀態,若就客觀的立場(屏除宗教不談)和佛教生活化的角度來說,並無所謂的對錯是非之分,反倒是這三種狀態各有其味,而如何才能做到善用奇妙的「善用」,又成了我等入世修的另一番功課了。

林常青Frank10706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rrors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