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空及第歸】 / 耕雲導師

這是 耕雲導師在教學上的三段問答,內容簡明扼要,很適合喜歡禪門的朋友一讀參考。 / 林常青Frank1060110

〈心空及第歸〉

問:弟子初識禪門,未知門徑,唯力持心經之咒語,尤以心煩、心緒不定之際,力加持誦過後,整個頭腦空空的,無法思考,此情形是好是壞?懇求老師開示。

答:老師過去也曾有過「本是一片閒田地,過去過來問主人」的經驗。由於你漫不經心,並沒有認真修行,所以時機到了,你不知捉住加以肯定,還在懷疑「是好?是壞?」這就是如同「葉公愛(畫)龍」──只愛假龍,一旦真龍出現,便嚇得休克了。

心地若空,慧日自現。「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當心空時,煩惱不入,一切雜念妄想不生,只有一顆平等、清淨的心空空朗朗,這個時候,你若把握住、肯定它、解釋它,馬上就見性了。如果你更能保持它,小心翼翼地照顧它,不要丟掉它,久久純熟,便能大事了畢。如或不然,可惜當面錯過。

〈開悟的類別〉

問:壇經裏面提到,惠能大師初聞一客誦金剛經,心即開悟,此「悟」與後來五祖為其說金剛經時之開悟,二者有何不同?恭請開示。

答:悟有省悟、有體悟、有頓悟、有證悟。古德說「我平生大悟三十次,小悟不計其數。」就深度而言,悟有多般。六祖初聞客誦金剛經時的悟,是省悟,省悟了什麼?省察出人應該以無住心活在使命裏,而 人的基本使命,就是完成心靈的淨化與進化。從而修正自己的想念行為,與發掘真實的自己,使無我之「我」能夠抬頭,使自己的生命能夠淨化,盡此一生打一次徹底的勝仗,以贏取生命的永恆。這應該是六祖當時的省悟。如果六祖當時不省悟而是證悟,就不會到東山去學法了。

五祖以金剛經給六祖印心,才是證悟與印可。六祖宿具大智慧,在五祖那裏,感受到了法味,舂米八個月,就完成了「降伏其心」的工夫,具足了正見與正受,於是五祖給他印心,予以完全的肯定,這是非常稀有、可貴的事。

〈怎樣才能斷命根?〉

問:怎樣才能斷命根?如何才是懸崖撒手?

答:「命根」即是「我執」。斷命根,就是完全放捨我執,全泯分別心。修行到達無事、無為、無心的境界,無一事寓心、無一理縈懷、唯覺自在時,再進一步,便是「大死一番」,然後才得「大活」,「大死」就是斷 命根。如果一個人的時候感到很自在,跟別人在一起時就產生相對,不自在,人我、是非、得失……又抬頭了,這是不究竟的;修行要只管耕耘,莫問收穫,「自覺」工夫做得篤實,到了如同死人全無分別時,距離「一得永得」就近了。問題在當事人努力夠不夠、到時捨不捨得撒手?敢不敢撒手?

/ 網路文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rrors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