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20 Tue 2018 22:42
【深度學習,是當今時代的趨勢】
- Feb 20 Tue 2018 22:04
【認知即一切,起點即終點】
【認知即一切,起點即終點】 / 林常青
有誰的判斷,能夠超越自己的「認知」?
又有誰的命運,能和自己的「認知」無關?
我們身邊的人事物,不都是被我們的「認知」給吸引而來嗎?
人的一生,不就是由一連串大大小小的決策給累積而成的嗎?又有哪個決策不是先經由 認知,再思維,判斷,行動,而後所產生的結果呢?!所以「認知即一切,起點即終點。」這是禪門的核心精神,也是唯一的主張。
- Feb 06 Tue 2018 17:57
【誰是台灣人】
【誰是台灣人】 / 黎建南
放眼世界,台灣是一個很有實力的小島,卻無奈於人民的政治意識被扇動過度以致政亂民蔽、疲蹶不振,這些都是拜 李登輝掌權和民進黨崛起之後的事。把原本屬於光榮象徵的「台灣人」,一翻成為當今目光短淺、心胸狹小、但求苟安的封號,真是嗚呼哀哉。
黎建南老師是我很敬佩的前輩,難得他在這檔名為〈台灣人眼中的中日關係〉演講裡從大時空的歷史沿革,和台日難分難解的內裡情結深深地幫我們梳理一番,才讓我等有機會得知台灣命運何以致此的悲情。其中談到的史料相當詳盡而細微,甚至可視作「台灣歷史命運的小概論」也不為過。
你是台灣人?你真愛台灣嗎?請你好好認真的看過這檔影片,再作定論吧。 / 林常青Frank
- Feb 04 Sun 2018 21:11
【學這個有什麼用?】
【學這個有什麼用?】 / 黃俊儒
有效知識本來就可劃分為「實用」與「受用」兩種,無奈於現今時代的步伐節奏太快以致時人唯恐應變不暇,加上網路無孔不入的喧染,焦急浮躁的人心自然就不自覺的被席捲到以爭取實用知識為優先了。殊不知實用知識乃必要的前鋒,而倘若沒有受用知識作為充分的後盾,很快就會到頂,也就不再可用了。
若一昧講求實用,會讓人心急功近利而目光短淺,但天道好還,物極必反,一旦到了某個臨界點也會自然折返的,這就是社會,就是道。黃俊儒先生的這篇文章相當寫實而生動的切中時弊,挺值優秀者引以為鑑。 / 林常青Frank
- Dec 25 Mon 2017 15:35
【佛家的十二因緣說】
【佛家的十二因緣說】 / 南懷瑾
靈魂不滅,世世輪迴。佛陀是藉由「十二個因緣」來為世人述說人生之所以有「輪迴」的原因,其關鍵的起因就在「無明」。因為無明,所以才衍生出各種不由自主的人生現象,所以在道理上 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對治無明。解說十二因緣的人很多,但能像 南懷瑾大師這般簡明通透的闡述就很少了,實在殊勝難得,故以收錄之。 / 林常青Frank
一個像輪子一般的迴圈
- Dec 11 Mon 2017 21:48
【崛起的大國外交】
【崛起的大國外交】 / 華黎明
現代中國的崛起不是沒有道理的,看看對岸的傑出外交官的那種專業高度和深度的思維格局,再回看我們鎖國的台灣竟把這麼重要的職位淪落到成為政治的酬佣的工具,怎不令人悲戚!?這檔演講太精彩了,切莫錯過。 / 林常青Frank1061211
- Oct 25 Wed 2017 22:55
【一路陪著你我長大的明星】 / 開講啦
- Oct 18 Wed 2017 10:55
【海賢老和尚112歲】
【海賢老和尚112歲】 / 來佛寺
「六字洪名,海會聖賢」這是 淨空法師對 海賢老和尚的讚嘆。
佛陀曾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麼簡短的一句箴言,是很難教世人相信的,而今卻被鄉下一座不起眼的小廟,海慶和海賢兩位師兄弟給親證了,這真是一件罕有,不得了的大事,萬分不得其一的事,你說能不稀罕嗎?難怪 淨空會如此讚嘆。
海慶(82歲)和海賢(112歲)兩位老和尚,少不識字僅得恩師授予六字洪名「南無啊彌陀佛」,一路實修持名到底,竟能讓他兩修出個肉身大菩薩來,兩人都身健長壽,無病無痛的活到自在歡喜歸西去,這是很難的!
- Oct 10 Tue 2017 01:02
【情緒等級表】
【情緒等級表】 / 山達基手冊
「情緒」是西方慣用的語彙,若就心靈的角度那叫「心理狀態」。能清楚明確感知道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在人際互動上確實非同小可。這份視頻製作得太用心了,很精采,是以收錄分享。 / 林常青Frank10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