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覺察、觀照】
在課堂上我曾經跟學生說過:「就這 看見、覺察、觀照六個字,可以說把整部佛教的大藏經典都講完了。」(這當然是就其「功能」來說,而非內容而言)
佛陀所講的經所說的法有四十九年,無非就是希望人們能搞清楚「看見、覺察、觀照」的這些人人本有的功能,然後能夠懂得善用它們去過一個美好的人生。
【看見、覺察、觀照】
在課堂上我曾經跟學生說過:「就這 看見、覺察、觀照六個字,可以說把整部佛教的大藏經典都講完了。」(這當然是就其「功能」來說,而非內容而言)
佛陀所講的經所說的法有四十九年,無非就是希望人們能搞清楚「看見、覺察、觀照」的這些人人本有的功能,然後能夠懂得善用它們去過一個美好的人生。
【信仰 / 皈依 / 臣服】 / 林常青Frank
國父說:「信仰就是力量。」
這話一點都沒錯,不論哪種信仰都會給人帶來力量,確實是真的。就算是迷糊的信仰,也會給人帶來糊塗的力量。
你有信仰嗎?
【生命操作指南】 / 林常青Frank
現代社會,己乎每一個產品的推出都會有它的〈操作說明書〉,但就偏偏人類沒有。
按理說,父母在把我們給製造出來時就該把它給交到我們手上才對,但很無奈的是,連他們自己也沒有,再追問下去,其他人也沒有,就算問到上帝,祂也不理你,怎麼辦?
難道就這樣,讓自己沒頭沒緒的摸索著過完這一生?!
【道,要怎麼修】 / 林常青Frank
〈道也,知修悟持成〉
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在中國數千年來凡是有識之士無不奉之為自己立身處世的最高指導原則。
「修行」是佛家的詞彙,在中國傳統慣用的是「修道」。
【當下】 / 林常青Frank
〈當下是什麼〉
十八年前由 張德芬翻譯把《當下的力量》這本書給引進台灣來曾經紅極一時,而今也成了心靈領域歷時不衰的常銷書,也是【映見】讀經班正在選讀的一本書。
【修行】 / 林常青Frank
修行,就是「修理自己」,這只有傻瓜才會做的事!
上週〈當下讀經班〉,我隨口向學生問了個問題:有人說「人這一生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修行,而且是唯一的目的。」你們相信嗎?
竟然全班都舉手贊同,其中有竹科的工程師、個案以億為單位的大老闆、大四的學生、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還有我那才十八歲的兒子竟也全都舉手了,真讓我大感意外,不可思議!
【心情】 / 林常青Frank
心情,誰沒有?
佛陀在兩三千年前就告誡菩薩們要懂得「善護念!」,要善於去維護這個「念」,講的就是「心情」。
前兩天的〈讀經班〉我們談了一個小主題就是「心情」,它是什麼?
【想應該當】 / 林常青Frank
去年底有應昆明一家員工多達千人的連鎖健身中心之邀,給他們的高階主管上了三天名為〈領導力〉的課,一開始藉著大家閉目靜心的時刻,我就在白板的中心寫上大大的一個「該」字,等他們張開眼睛時我向他們說的第一句話:「各位都看到了,這是個什麼字?大家都回了一聲『該』。對,就是該,接下來的三天不管我們談了什麼,都是以這個字為中心來貫穿我們所談論的一切。」
三天後在課程結束前的心得回饋,大家都深有同感的說:其實他們在兩個月前也曾經到上海去參加了一個同樣名為〈領導力〉三天的課,發現還真有很大的不同,上海的著重在方法論,是西方的領導力,而【映見】著重則是觀念,是東方的領導力。
是的,觀念不正確,方法再對,其結果還是枉然,或說只會讓我們「錯得很有效率」。這就是我們身為領袖務必得注意的事,也是我中華文化的智慧所在。
「該」這個字太特別了,人一生的謹言慎行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無非是要找出屬於「你我該做的事」,甚至說我們的一切學習與修行也是為了它,只有它才會給我們帶來好的結果,也只有它才會給我們帶來成功與幸福。
【你我的使命是什麼】 / 林常青Frank
「你我的使命是什麼?」換句話說,是你我這輩子要干嘛!?
這個課題很深,是一個深到有人甚至窮盡一輩子都無法確立的課題。如果不得法,或方向錯了,別說一輩子,就算給你十輩子也是枉然。一但確立呢,那可美妙了,它會讓你我活得踏實,心安且全然。
小者功成名就而幸福美滿,大則會讓你的潛能全然輸出成佛作祖、至聖至善。正因為它是這般美妙,所以凡是有識之士無不趨之若鶩,恍若大旱之望雲霓呀。
【心想真會事成嗎?】
人生真有辦法「心想事成」嗎?這是【映見】今年春酒的主題。
春酒是我們歷屆學員一年一度回娘家的日子,每年春酒因學員眾多且回家的時間都不一,所以我們活動的時間都特別長(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今年下午也特別安排了一場〈團體意識會談〉,原本預計3小時的活動卻沒料到大家的熱絡,足足把時間給延長了一倍。
當天的意識會談是不先設主題的,在經過一場靜默的導引後就由現場成員中產生,提議者只要獲得現場3位學員的附議就成立了,而我從頭到尾只是扮演一個主持者的角色。
【認知即一切,起點即終點】 / 林常青
有誰的判斷,能夠超越自己的「認知」?
又有誰的命運,能和自己的「認知」無關?
我們身邊的人事物,不都是被我們的「認知」給吸引而來嗎?
人的一生,不就是由一連串大大小小的決策給累積而成的嗎?又有哪個決策不是先經由 認知,再思維,判斷,行動,而後所產生的結果呢?!所以「認知即一切,起點即終點。」這是禪門的核心精神,也是唯一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