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成道】 / 奧修《叛逆的靈魂》
「道也,知、修、悟、持、成。」其歷程的滋味真有「如人飲水」,是與不是,或自己的腳程已走到哪了,自己都會「心知肚明」的。文中的奧修大師為我們點出了所謂「彈性的特質」深覺尤為珍貴,很值得我等同道中人深深的仔細玩味。 / 林常青Frank10010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宗教」向來都有這個明顯的問題,他們為了瑣碎的理由而不接受其他的成道者,因為那些成道者並不符合他們的想法。在他們心中,成道者必須符合某些觀念,那些觀念是來自於他們宗教的創始者,而沒有符合的都不算數。所以,其他人都會被指為非成道者。
「成道」是一首極為個人的歌,你永遠沒聽過,因為它是全新、獨一無二的,從來都不會重複。所以,千萬不要去比較成道者,否則你勢必會對其中一或兩人不公平。不要心存既定的想法,只要記得「彈性的特質」即可。我說的是彈性的特質,不是固定的資格。
舉例來說,每個成道者都會散發出「深深的寧靜」,那寧靜幾乎是觸及得到的;在他面前,只要你是敞開、接受的,你也會跟著沉靜下來。他有一種深沉的滿足,無論什麼事情發生,都不會改變他的滿足。
他沒有什麼問題還要問的,問題全都消融了;不是他知道所有的答案,而是問題消失了。在那個全然寂靜、無念的狀態下,你問他任何問題都難不倒他,他的回答既深且廣,而且無須準備,他也不知道自己會說些什麼,有時他也對自己即時所說出的話感到意外。但這並不代表他裡面有既成的答案,他沒有絲毫的解答,也沒有絲毫的問題,只有一份「了了分明」,就像一盞明燈,那使得他能夠破解任何問題,在瞬間他即可洞悉問題所牽涉到的範圍,與所有可能性的回答。
所以你可能發現有時你問的是某件事情,但成道者的回答卻是另一件事, 那種情形是因為你沒有意識到你自己的問題所隱含的東西,他不只回答了你的話,他將「你」給回答出來,他回答產生問題的那個頭腦。所以,常常問題與答案聽起來風馬牛不相干,不過它們肯定是有交集的。
只要再深入問題去挖掘,你將發現到問題的意義。當問題被回答之後,你才首次明白了你問題的意思,這種事很常見,因為你並沒有意識到那個方向,你沒有意識到你的頭腦、你的無意識,所以才會說出那些話。
成道者沒有引經據典而來的答案,他只是在那裡,像一面鏡子般回應,他的回應是強烈而全然的。這些是「流動的特質」,而非資格的限制。
請不要去看瑣碎的事情,例如他吃什麼、穿什麼、住哪裡,那些都不重要。只要去看他的「愛」、他的「慈悲」和他的「信任」。
就算你誤用了他的慈悲,欺騙他的愛,他也不會受到影響。那是你的問題,而他的信任、慈悲和愛依然不減。
他唯一關注的是「如何喚醒人們」,無論他做什麼,在每一個動作背後都只有一個目的:「如何讓更多、更多的人覺醒」。因為透過覺醒,一個人將會領悟生命中最終極的狂喜。
/ 奧修《叛逆的靈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1027【映見領袖問題研究中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