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         / 妙喜、竹菴合編

近來稍閒,隨手拿起收藏已久卻從未翻閱過的【禪林寶訓】來看,不意的一看之下去竟然深讀起來了。不禁的令我大嘆「如獲至寶」,竟也被自己庫藏許久而不自知。這本書收錄了許多「中國歷代禪師有關處世行事的至理名言」,是難得的寶貝,難怪名尊「寶訓」。如果你也是個向來嚮往「禪風」的領導者,這將是你非讀不可的一本書,保證讓你讀後必有同感。茲摘錄如下幾段內文來和你分享,建議你在閱讀的時候不要那麼死板,不妨把寺院的「住持」替換一下,你可以改作一個國家的「總統」、或一個組織的「領導者」、或一家企業的「CEO」都無妨。     / 林常青Frank990522

 

【領袖三要】

 

遠公曰:住持有三要曰仁,曰明,曰勇。( :遠公,即安徽浮山 法遠圓鑑 禪師 )

 

法遠禪師說身為住持要具備三個重要的素質:第一是「仁愛」,第二是「賢明­」,第三是「勇敢」。

 

仁者,行道德,興教化,安上下,悅往來。

 

所謂「仁愛」,就是要實行道德,興盛教化,安撫上下僧人及眾生,讓所有往來者皆得和悅之樂。

 

明者,遵禮義,識安危,察賢愚,辨是非。

 

所謂「賢明」,就是要遵循禮義法則,認清安危境況,明察賢愚之才,辨別是非之理。

 

勇者,事果決,斷不疑,姦必除,佞必去。

 

所謂「勇敢」,就是要處事果決,該斷的絕不不遲疑,邪惡不好的人一定要除去,讓詔媚不恭的人無地可容。

 

仁而不明,如有田不耕。明而不勇,如有苗不耘。勇而不仁,猶如割而不知種。

 

雖然仁愛,但不賢明,這就好像有了田地而不去耕種。雖然賢明,但不勇敢,這就好像長了苗而不去除草。雖然勇敢,但不仁愛,就好像只知道收割,而不知道播種。

 

三者備則叢林興,缺一則衰,缺二則危,三者無一,則住持之道廢矣。

 

仁愛、賢明、勇敢三者都具備了,叢林就會由此而興盛。如果缺少了一個,叢林就會衰微;缺少了兩個,叢林就會危險;而三個方面連一個都沒有,那麼住持之道就廢了。     

 

 

 

【嚴師高徒】

 

演祖自海會遷東山,太平佛鑑、龍門佛眼二人詣包山頭省覲。祖集耆舊主事,備湯果夜話。祖問佛鑑:「舒州熟否?」對曰:「熟。」祖曰:「太平熟否?」對曰:「熟。」祖曰:「諸莊共收稻多少?」佛鑑籌慮間,祖正色厲聲曰:「汝濫為一寺之主,事無巨細,悉要究心,常住歲計,一眾所係。汝猶罔知,其他細務,不言可見。山門執事知因識果,若師翁輔慈明師祖乎? 汝不思常住物重如山乎?」蓋演祖尋常機辯峻捷,佛鑑既執弟子禮,應對含緩乃至如是。古人云,師嚴然後所學之道尊。故東山門下子孫多賢德而超邁者,誠源遠而流長也。 ( :演祖,即中國禪宗六祖 慧能禪師的師父,五祖 法演禪師也 )

 

<大意如下

 

在五祖法演禪師從海會到東山的路上,有佛鑑及佛眼兩位後輩禪師得知後,就以弟子之禮到了包山頭這個地方去進見他。於是五祖就請寺院中的老主事為他們準備了些水果湯類的食品來招待,好讓他們在夜裡談話時可用。席中五祖就問佛鑑說:「不知舒州的稻田是否已成熟了?」佛鑑回話說:「已經熟了。」五祖再問:「那,太平這地方呢?」佛鑑回說:「也熟了。」五祖接著問:「那這些田地,各自共收成的稻米有多少?」

 

在 佛鑑還在思考盤算的時候(大概時間太久了)五祖頓時用一種很嚴厲的神色說道:「真虧你為一寺之主!事無大小,都應用心推求,寺裡一年的收支,是大眾辦道為繫的根本所在。連這基本的地方你都不清楚,至於其他細節事務,就不用說,也知道你一定是糊裡糊塗的。對於一個身為『知因識果』的寺院執事,你有辦法做到像前輩楊岐師翁在輔佐 慈明師祖般的能耐嗎? 你能不將寺院裡的一事一物,視同山一般的重來看待嗎?」

 

概因「機警善辯、嚴峻敏捷」是 五祖平常得稱的禪風,而 佛鑑既然執持弟子之禮來進見,在應對上竟然如此含糊遲鈍,是以理所當然的要受五祖的一頓訓斥。古人說過,要有嚴格的老師,學生所學到的東西才會扎實。所以,在 五祖的東山門下出了很多道德賢明,超群出眾的人才。實在是,事出必有因,源遠而流長阿!

 

【水火不共器、寒暑不同時】

 

遠公曰:「智愚,賢不肖,如水火不同器,寒暑不同時,蓋素分也。賢智之士,醇懿端厚,以道德仁義是謀,發言行事,惟恐不合人情,不通物理。不肖之者,姦險詐佞,矜己逞能,嗜欲苟利,一切不顧。故禪林得賢者,道德修,綱紀立,遂成法席。廁一不肖者在其問,攪群亂眾,中外不安,雖大智禮法,縱有何用?智愚,賢不肖,優劣如此爾,烏得不擇焉?

 

<大意如下

 

法遠禪師說:聰明和愚笨,賢與不賢,如同水火不能同時放在一個器皿裡,或寒冬與盛夏不能同時在一個時季節中出現一樣。好與壞,它們在本質上就已經明分界定了。

 

「德行好又聰明」的人,淳樸純一,端正忠厚,一心只求道德仁義。說話做事非常謹慎,深怕不能符合人情,不儘通達事理;

 

而「德行不好的人」,邪惡陰險,狡詐諮媚,很自以為是的逞強賣弄,只會貪圖一時之利來滿足個人的慾望,可謂此外一切不顧。

 

所以,在 禪林中能得賢者,道德就能修明,綱紀就能確立,於是就能成就如法之事。如果有一不賢者置身於禪林之中,那麼就會攪亂群眾,使得內外都不得安寧。即使有最聰明的人以及合乎節度的禮法又有什麼用呢? 聰明愚笨,賢與不賢,優劣是如此的分明,又怎麼能不認真加以選擇呢? 

 

【領袖的兩把刷子】

 

演祖日;:「住持大柄在,二者兼行,廢一不可。惠而罔德則人不敬,德而罔惠則人不懷。苟知惠之可懷,加其德以相濟,則所敷之惠,適足以安上下,誘四來。苟知德之可敬,加其惠以相資,則所持之德,適足以紹先覺,導愚迷。故善住持者,養德以行惠,宣惠以持德。德而能養則不屈,惠而能行則有恩。由是德與惠相蓄,惠與德互行。如此則德不用修而敬同佛祖,惠不勞費而懷如父母。斯則湖海有志於道者,孰不來歸? 住持將傳道德,興教化,不明斯要,而莫之得也。」

 

<大意如下

 

五祖說身為一個住持,最根本該把持的就在於『恩惠』『德行』這兩件事上,並且這兩者要同時實行,廢除哪一個都不可以。若對人有『恩惠』而自己的『德行』卻不夠,人家是不會恭敬你;相反的,自己的『德行』很好,卻沒『恩惠』予人,人家是不會歸向你。

 

如果知道施惠可以懷柔他人,再加上有個人的德行的相助,那麼你所施之惠,應當足以安順上下,誘引四方之眾;如果知道德能引起讓人恭敬的作用,再加上有恩惠的相助,那麼你所擁有的德行,應當足以繼承先覺們的法統,並開導那些需要你幫助的愚迷之人。

 

所以一個好的住持,要培養道德來施行恩惠的同時,也要廣泛的施惠來修持個人的道德。個人的道德要能夠養成,你的意志就能不屈不撓。施惠他人要能確行扎實,別人就會感念到你的恩澤。

 

由此可知,德與惠相互蓄養,惠與德相互並行。如能做到德與惠的相輔相成,就算不用刻意的去修養德,你也會受到如同恭敬佛祖一樣的恭敬。就算沒有克盡費神的施行恩惠,你也會獲得如同懷念父母一樣的感念。

 

這樣一來,天下有心向道的人,誰不來歸附呢? 一個住持的使命,就是要傳播道德,興盛教化的工作,而如不明白這個要旨,是不會有所成就的。」                               

 

【安危原來漸積成】

 

遠公曰:「住持之要,莫先審取捨。取捨之極定於內,安危之萌定於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從積漸,不可不察。以道德住持積道德,以禮義住持積禮義,以刻剝住持積怨恨。怨恨積則中外離背,禮義積則中外和悅,道德積則中外感服。是故,道德禮義洽則中外樂;刻剝怨恨極則中外哀。夫哀樂之感,禍福斯應矣。」

 

<大意如下

 

法遠禪師身為住持,最要緊的是不要依憑個人主觀的價值判斷,預先去考慮取捨的問題。因為取捨的標準都是由個人的內心決定,而安危的景況卻是由外在因素所決定。

 

然而,安全不是一日即可獲得,危險也不是一日即會降臨,它們都是「逐漸積累」而形成的。因此,對此不可不審察。( 真實的景況乃漸積而成,絕非個人一時的主觀取捨所能扭轉的。因此,有道之士更看重的反倒是個人平日所行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定見」)

 

所以,按照道德去掌管寺院的住持,他們就會積累道德;按照禮義去掌管寺院的住持,他們就會積累禮義;而用冷酷無情的方式去掌管寺院的住持,他們就會積累怨恨。怨恨多了,大家就會背叛你;禮義多了,大家就會和悅相待你;道德多了,大家就會感激你,服從你。

 

所以,「道、德、禮、義」和協融洽,裏裏外外就會快樂;刻薄怨恨極至,那內內外外就會哀怨。整個磁場到底是充滿了「哀怨」,還是「和樂」的感受,是災難或幸福就會隨之相應而生了。

 

【世事如何坦然處】

 

晦堂曰:「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優遊不可久戀,人情不可恰好,禍患不可茍免。夫為善知識達此五事,涉世可無悶矣。」

 

<大意如下

 

晦堂禪師說廢棄很久的事情不可以速成,積弊很深的事情不可以頓除,優閒安逸的事不可以久戀,人情往來交涉之間是不可能都恰到好處的,人生中有關禍患之事是不可能僥倖茍免的。一個有學問的人,倘若能通達以上這五個道理,那他的處世之道就可以坦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990522【映見領袖問題研究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rrors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