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為什麼 放不下】 / 網路文摘

這對師徒的對話很有意思,也正點出人間佛教的精神是在「替換與轉化」,而非空空如也。人之性情本身就是一種能量,能量非但不滅,它還得要有出口的,有出就有回,出處即是回處。如何能將一個人的「需求」不斷提升,取向更高的「價值」,這就是修行的意義所在,而這種替換的結果就是一個生命進化的里程。人,能從事修行固然難得,但觀念的正確更為重要,否則,你永遠放不下。   / 林常青Frank1060106

 

徒弟:「佛教是讓人什麼都放下嗎?」

師父:「不是。」

徒弟:「可為什麼經常說萬緣放下?」

師父:「萬緣放下作甚麼?」

徒弟:是啊,弟子也覺得很困惑啊。感覺佛法好像總是讓人趨向一種消極。

弟子身邊也有一些人說:如果什麼都放下了,錢從何來?衣食從何而來?都不工作了,這個世界不就完蛋了嗎?

師父:「什麼都放下了會完蛋,什麼都放不下也會完蛋。」

 

徒弟:「應當如何是好?」

師父:「替而換之。」

徒弟:「……」

 

師父:「你能讓乞丐心甘情願放下手中的緊握著的硬幣嗎?」

徒弟:「沒把握。應該很難!」

師父:「那你拿一石子能換回乞丐手中的硬幣嗎?」

徒弟:「不能。」

師父:「為什麼?」

徒弟:「因為硬幣更值錢。」

師父:「那你拿金子換呢?」

徒弟:「那就行了。」

 

師父:「為什麼?」

徒弟:「因為金子更值錢啊。」

師父:所以,放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替換。放不下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得到更好的。

 

用「素食」去替換「肉食」時,你就放下了「屠刀」;

用「佈施」去替換「索取」時,你就放下了「貪婪」;

用「信仰」去替換「空虛」時,你就放下了「寂寞」;

用「智慧」去替換「愚癡」時,你就放下了「執著」;

用「正念」去替換「雜念」時,你就放下了「妄想」;

用「隨喜」去替換「嫉妒」時,你就放下了「憂惱」;

用「忍辱」去替換「報復」時,你就放下了「嗔恨」;

用「慈愛」去替換「貪愛」時,你就放下了「心痛」;

 

「不懂得提起,就不會明白放下;想放下什麼,先懂得提起什麼。」

修行不是為了放下,而是為了懂得替換。

/ 網路文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rrors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