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修行路上的必經歷程(一)】/ 林常青Frank
修行不是只有一昧浪漫或自我安慰式的美好感覺,也不是苦行僧式的自我虐待,而是有它客觀理性的派洛可循,本文就試著就其科學性來略作闡述。
科學,有內外之別
就科學來說,物質世界的科技日新月異,每一天都會有新的進展和發現,是大家有目共睹且熟悉的。然而在另一面向,個人的心靈也是一門科學卻很少人知道,因為它是一門人的「內在科學」,不像物質世界的「外在科學」可以藉由外在的呈現來佐證。
科學之所以為科學,是因為它有一定的前提條件和程序步驟等共通性,而且還要能反覆操作來驗證。
所謂心靈的內在科學也一樣,只是它的難處在於:一、它是抽象無形的東西,只能藉由個人內在的感知來體證,而無法經由他人或任何客體來呈現;二、心靈的東西太敏捷了,且複雜多端,浩瀚深邃,層層重重的恍若一個永不見底的深洞;三、人們太習慣於往外看了,很少懂得內省覺察。所以很難!
其實心靈這門學問它一點都不新奇,甚至可以說是這世上最古老的一門學問,經由前人一代又一代不斷的探索研究,早已被發掘得鉅細靡遺滴水不漏了,只是礙於地域文化和人性的阻隔,讓它無法傳承普及而已。
但是,心靈這個課題對一個人的影響太大了,明白的人都知道,人生所有的成功與幸福都和它息息相關。
談到「修行」是不能沒「準」的,我是常勸一些有緣份的朋友要懂得去學習傳承前人的智慧經驗,別耗費自己寶貴的歲月去摸索,太不值得了。至於心靈這門內在科學,早就被前人開發得很成熟完整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修行,只是一種「修正自己的行為」
啥叫「修行」?上網搜尋一下,你會得到千百種莫衷一是的答案。
在這網路發達的今天,也會讓你看到許多千奇百怪修行人,方法也是五花八門,啥樣的宗教派別都有,在同一個教主門下也會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子孫套路,是挺讓人眼花撩亂的。
我個人生性喜歡從「會通的角度」來看各路門派,找出其彼此間的共通性,若從這各角度來看修行,我們是可以把它界定為「一種修正自己的行為」。
若從更超然的角度來看,其實每一個人打從有意識起就每天都在「修行」了,如 生活、求學、工作上的經驗,哪一個不是每天都在修正自己的認知?只是無意識的在進行而已!所以說,修行不是什麼新鮮陌生的事,也不是一般人以為只有出家人才會做的事。
只是一般人,是在一種無意識狀態下來從這檔事,除了容易被現象給迷惑外,也很不得法,自以為是的盲修瞎練,很沒效率罷了;至於有意識在從事修行的人就不同了,他會先學習前人的寶貴經驗,有系統的來傳承前人所提煉的方法,次第脈絡分明,這樣有準可依的修行,效率自然就大多了。
就有意識的角度還得分成兩種,即在家的修,和出家的修。出家人因為少了人情世故的干擾,能把更多的時間精神放在自己的功課上,那效率就更高了。
注意,效率不等於效果
不過,雖然同樣名之為修行,而所修的法門因為層次有別,其效果也會因此有很大的不同,這也是效率不等於效果的地方。
其實任何一個教派都有它上中下不同層次的教法,如 佛家就有大中小乘和最上乘之分,這就好比我們教育體制上的小學中學和大學一樣,至於最上乘則是研究所博士級的東西。
在這讓我想到法輪功的創辦人 李洪志先生,雖然我對於他個人的態度和某些狂妄和主張很不能苟同,但他也曾經說過一段很精彩的話,他說:「儘管有這麼一個人,他把全世界所有語言版本的小學課本都讀完了,充其量也只是個小學博士罷了。」這真是一句很耐人警醒的話,所以當你決心要修行時,最好還是先搞清楚為妙。
就以現代的心靈語彙來說,修行的主題不外乎修身、修心和靈修這三個層次。放眼看去,眾多的修行者幾乎都一直停留在身心這兩個層次上打轉的居多,能夠進入到靈修,或真正懂得什麼叫靈修的還真是寥寥無幾。這或許是其個人自己天性的喜好,也或許是沒緣分遇到好師父的關係,都有可能。
嚴正的說,身心靈這三個層次,不論哪一個都足夠讓你去玩弄個百年,但下位者充其量只能影響上位,唯有上位者才能直接統攝指導下位。人生不過百,耗費了幾十年的歲月卻只能在下面打轉,那豈不冤枉,是以不可不慎也。
高階修行在「意識頻率」
我常半開玩笑的和學員互動時問到:「你的修行,到底是求心安還是求智慧?」
當然這全然是各求所需,完全是個人的自由意願問題,但身為一個修行者是不可以不知道自己在求什麼的。如果你不知道,又怎能求得到呢?
若求心安,就是求福報,這樣的話,不管所修所學的是什麼,只要開心就好,是沒什麼好說的;若談智慧,還得要看你要的是此岸還是彼岸的智慧,這兩種智慧所需要的學修態度是不同的。
在此試著藉助佛家的「身口意」三業來談談,淺說即人的「行為、言語和思想」,此三者又以思想最為重要,因為人的思想會直接主導前兩者,換句話說,一個人是怎麼想的,他就會怎麼說和怎麼做。
思想的源頭在認知,而認知的關鍵在意識。但就這「意識」兩字就有此岸跟彼岸的分別,若以現代的心靈與會來說,前者叫「意識」,後者叫「超意識」,那可是不一樣的東西。
所以,在一開始的認知和態度就要有所不同,是不能含糊的,這就是高階的修行。其實,所謂修行,最關鍵的核心要害就是在一個人的「意識頻率」,換句話說:「你是要以啥樣的意識頻率為準來修正自己?」,這才是所有高階修行唯一須要關注的地方。
老子、佛陀、基督
且說 老子、佛陀、基督,這三位都是世界公認無人能出其右的三大聖者,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站在「彼岸的意識頻率」來看待我們這世界,若就位階來說,他們的高度都是一樣的,只是基於時代背景、文化和各人的呈現風格有所不同而已。
然而,基督在世才37年,時間太短了,除了精神感招,能留給世人的東西並不多,且都是一些景況的對話;而 老子在世挺長的,但也只留下一份5000個字的心得報告《道德經》;唯獨 佛陀足足有49年的時間來從容說法(辦教育),可謂鉅細靡遺地把他一生的智慧都留給世人了。
所以,若就現代學術的角度來看,也只有佛家的文化最為完整最有系統,不但法門眾多,且層次條理分明,不論販夫走卒或知識份子它都有辦法對應來滿足於每一個層次的需求。這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也是我經過20年在心靈路上走過一巡之後何以獨鍾於佛家的地方。
佛家在修行上的「系統和藍圖」
去年底我在【映見】有開了一課《金剛經》的讀經班,上週正好談到第三品的「九類眾生」,也因此而帶出了「三界、九地」之說,這些都是佛家的專有名詞,但我發現光這「九類、三界、九地」就已經足以架構出佛家在修行上的完整系統和藍圖了。而如果我們能夠穿越這些專有名詞來掌握其中的意涵的話,也不難發現其實就是每一個修行人在「修行路上的必經之路」,因為真正的修行和地域文化無關,而是人類共通的「人性」。
以下是我試著從《金剛經》的第三品來帶領解說,其中或許會牽扯到一些佛家的專有名詞,至於不熟悉的讀者只要知道並輕略帶過去就好,重要是注意其背後的內涵。(當然,如果因此而讓你對《金剛經》產生興趣的話,那是好事,畢竟它是佛家至高無上的經典。)
經上的「無餘涅槃」其實就是「成佛」的境界,是修行上的最高位階,也就是《金剛經》後段所講到的「一合相」或禪宗常講的「實相」,這是一個不可說的「一元境界」。
所有眾生的修行,都是由「二元」開始的,是逐步提升進化到「一元」的境界為止,所以真正的「成佛」是沒有一步到位的道理。(禪宗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是別有所指,此處暫略。)
然而在修行的過程中,每一境界都有該境界的微妙好處,因此,為了教育上的方便,好讓眾生能自我檢視自己修煉的進程已經到達哪了,故而才有各種不同角度的分類說法。
如《金剛經》上所說的「九類眾生、四果羅漢」和六祖 惠能大師所講的「三界、九地」等,都是不同的分類描述而已,而如何會通才是我們讀經者的本分。我就在此試著轉譯前輩大德們的報告來和大家分享如下:
絕對歸零的「無餘涅槃」才是最終目標
《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所謂九類眾生,即是將所有生命形態依其所賴以為生的生態特質(即定性)來把他們區分統合為九種類形,而這九種定性類形在層次上雖有高低的不同,但也正是反應出「其自我框限的所在」,所以 佛陀才說:我都要將他們引渡到「無餘涅槃」來渡化之(因為這九類都還在此岸的二元之內)。
而這九種眾生除了特質不同之外,也有層層累進的差別,越後者層次越高,最高者「非有想非無想」即似想非想的狀態,文中的主角 須菩提就是屬於此一境界的大菩薩。然而,如果想要修練「成佛」,則全都要進入無餘涅槃的「絕對歸零狀態」才行,此即這段經文的意思。
所謂「三界、九地」的眾生
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以現代語彙來說亦可轉譯成「情欲、物質、精神」這三個層次。
其實,無論是情欲、物質或精神,全都是「心能量」的一種運作形式,只是其穩定性和粗細的不同而已;至於九地,則以欲界為第一地,色界和無色界則各自分為四地,如此合稱九地(是眾生九種境界的意思)。
三界是以「心能量的形式」來劃分,九地則是以「修為的定力層次」來區別。此兩者的關係如下:
敬啟者:對不起,因版面所限,請接續篇(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