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見《老子道德經》】21-30章
第二十一章【真正的大德,都是「惟道是從」】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有高大品德的人,他的一切作為表現都是以「道」為準的。然而,道這個東西又是這般的虛虛實實,恍恍惚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可是在恍惚當中,裡頭卻是有現象,有東西的。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雖然是那麼深遂幽暗的不可捉摸,但確實有很純粹的東西在裡頭,而這個東西非常真實,真實到可以讓你驗證的。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從古到今,道這個東西一直存在,並且一直在觀照著萬象萬物的創造。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要不,我又如何得知萬象萬物的起源呢?就是這樣來的。
〔名詞解釋〕:
孔德:大德。容:表現在外的樣子。恍惚:似有若無,不可辨認。窈:深邃。冥:幽暗。精:純粹。閱:閱歷,觀照。甫:始也。眾甫: 萬象萬物的起始。
〔前輩的觀點〕:
- 「道無形也,即其運而為德,則有容矣。故德者,道之現也。」 / 蘇轍 (意指德乃道之化身。)
- 「形而上的『道』,落實到經驗界就是『德』。就其全者而言,則謂之道。就其分者而言,則謂之德。所以道與德只有『全與分、體與用』的分別,而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這也是為什麼『孔德之容』要『惟道是從』的原因了。」;「道,雖恍惚無形,但宇宙的萬像萬物皆由其中生出。」 / 余培林
- 「至真之極,不可得名,無名即是其名。自古及今,無不由此而成。」/ 王弼
- 「自古及今,即道常在不去也。」 / 河上公
〔常青Frank的觀點〕:
- 看到以上前輩大德的精闢闡述,真令我不得不油然起敬的嘆服!
- 為何大德們都是惟道是從? ---因為看到了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
- 「恍惚」非一般的失神狀態,乃是一種「入道前的過渡狀態」。因人都太容易附著於「物質界的實相系統」,這是超脫物質系統的必經歷程。其中的「空隙點」正是意識頻率的轉換點。
第二十二章【抱「道」而行,才是最省事聰明】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這個「道」的邏輯,很奇怪:委屈的反而可以保全,彎曲的反而可以伸直,低下的反而可以得益,破舊的反而可以生新,少了的反而可以得到,多了的反而弄得迷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所以,聖人就緊守著一個「道」來作為天下人修為的模範:正是因為他們不愛「自我表現」,反而更為顯明。不愛「自以為是」,反而更為昭著。不愛「自誇自伐」,反而更顯有功。不會「自恃自負」,反而更能長久。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正是因為這種「不爭」的修為,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古人所謂的「曲則全」這些話,難道是假的嗎?
誠「全」而歸之。
實在應該要好好「保全」,並以之為依歸啊!
(另解: 實際上,所有好處全都歸向於他了!)
〔名詞解釋〕:
自見:自我表現。自是: 自以為是。自伐:自我誇耀。自矜: 自恃自負。
〔前輩的觀點〕:
- 「曲、枉、窪、敝」都是屬於柔弱退讓的一面,而「全、直、盈、新」都是屬於剛強前進的一面。老子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在「對立的情況中反復變化」永無靜止。然而在變化的過程中,所有堅強的東西都會被摧毀,而柔弱的東西反而能留存。這就是「曲枉窪敝」,所以能「全直盈新」的道理。
- 「少」則得:就量而言是「不多」,就質而言是「簡樸」。而「一」最少,「道」最簡,所以聖人抱「一」就可以作為天下的模範。(「一」為數之始,「道」為物之根,故以「一」喻「道」也。) / 余培林
〔常青Frank的觀點〕:
- 凡是會「自見、自是、自伐、自矜」全都是一個「自我」在作祟,老子說人該放下「自我」,抱「道」而行,才是最省事聰明的。
- 老子又說:「人要無爭,才能獲得全然。」對當今世人來說,會有誰會相信呢?
第二十三章【清靜無為,才合乎自然】
希言,自然。
少說話(不說話),才合乎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ㄗㄡˋ雨不終日。孰為此者? 天地。
所以,狂飆那麼大的風,刮不了一個早上,大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是誰決定刮風下雨的呢? 是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連這麼偉大的天地都還不能使風雨長久,何況人為的力量呢?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所以,一心向道的人,就跟道相同;一心向德的人,就跟德相同;失道失德的人,也就跟沒道沒德的是一樣的。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跟道相同的人,道也樂意接納他;跟德相同的人,德也樂意接納他;與無道無德相同的人,無道無德也樂意接納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這都是因為人的信念不足,才會有不相信的人,如此而已!
〔名詞解釋〕:
希言:無言、寡言。飄風:狂風。驟雨:大雨。失者:無道,無德者也。
〔前輩的觀點〕:
- 憨山說:「希者,少也。希言,猶寡言也。」;另按第41章「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故「希言」亦作「無言」解。
- 言,指人為的「聲教法令」。 / 余培林
〔常青Frank的觀點〕:
- 一個有大智慧的人是不會多話的,因為他很清楚在頻率不相稱的前提下,就算說得再多,對方也未必接收得到。與其自個的滔滔不絕,不如就讓自然的「實存」來回應他吧。
- 人的「意識頻率」確實有不同層次的存在,「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正是 老子想要說明的地方。而一般人之所以看不到,只因為他的「信念不足」所以無法發現。
- 世間的一切運作皆依循「道的紀律」而行,其具體的顯示即所謂的環境「趨勢」。俗話中的「勢不可擋」,就是在形容「道」這種自然的力量。所謂: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包括當今時代的「市場供需法則」不都在在顯示著「道的威力」所在嗎。
第二十四章【老子的「退藏隱默」之道】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踮起腳尖想要高過別人的,反而站不穩;張大步伐想要超過別人的,反而走不動。
自見(現)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我表現的,反而不顯明;自以為是的,反而不昭著。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自誇自伐的,反而不見功;自衿自負的,反而不長久。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這些自我炫耀,好勝爭強的表現,以道的觀點來看,都是些剩食贅瘤。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些是人人都會厭惡的東西,所以有道之士,是不會這樣做的。
〔名詞解釋〕:
企:踮起腳跟。跨:張大腳步。自見:自我表現。自是:自以為是。自伐:自誇自伐。自衿:衿持自負。餘食:剩餘的食物。贅形:多餘的樣子。物:指一般人的意思。或:是介係詞。
〔前輩的觀點〕:
- 企者欲其高,跨者欲其速,然皆過分求進,故「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自見、自是、自伐、自衿」者,都是自我炫耀,好勝爭強的表現,與 老子主張的「退藏隱默」之道相異其趣,故其中必至「不明、不彰、無功、不長」。
- 棄餘之食,適使人惡;附贅之形,適使人醜。 /司馬氏
〔常青Frank的觀點〕:
- 「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猶如「企者不能立,跨者不能行」其效果都會適得其反。這些全都是「自我心智」過渡擴張的結果,終至自形尷尬而已。反倒是 老子的「退藏隱默」才是符合自然之道。
第二十五章【人,就是該以「地球法則」為依歸】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一個渾然天成的東西,在天地還沒創生之前就已形成了。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它是無聲,無形的,但卻「獨立於萬物之上而恆久不變,普遍運行於宇宙之中而永不止息」,可以說是天地萬物的根源。
吾不知其名,強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姑且叫它作「道」,要勉強來形容它就只能以「大」字來形容。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廣大無邊就會流行不止,流行不止則傳之久遠,傳遠了就會折返(回歸於寂寥虛無)。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就有這四大影響,而人就佔了其中之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然而,人要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就以他的自身為法則。
〔名詞解釋〕:
混成:渾然天成。寂:無聲。寥:無形。殆:倦。曰:則、就。逝:運行不止,周流不息。反:返。
〔前輩的觀點〕:
- 「混成」:「『混』然不可得而知,而萬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王弼;「謂道無形,混沌已成。」/河上公;「按先天地而生,不知其所自來,故曰混成。」/余培林
- 「獨立而不改」:「因無物與之匹比,故曰『獨立』;而返化始終不失其常,故曰『不改』。」/王弼;「獨立,是『唯一』存在的意思。」/余培林
- 「周行而不殆」:「周」謂道體運行無所不至;「不殆」是永無止息。
- 「獨立而不改」是形容「道體」的絕對永恆;「周行而不殆」是指道的「作用」廣大無窮。
- 「大」:「高而無上,羅而無外,無不包容」的意思。
- 「遠」:窮極的意思,因道體流行無所不至,故曰遠。
- 「反」:即16章的「歸根,復命」,謂道「無往不復」也。
- 「人」亦大:因人乃「萬物之靈」,與天地並列為三才,伸任斯道,故實亦大矣。/余培林
- 「自然」:「道」是無人格無意志的,它沒有主觀的企圖,或任何的偏好。而道之所以發生主宰的作用,完全是順其自然,聽任萬物之自化而已。所謂自然,就是指這種「自然而然,聽任自化的情形」。/ 張起鈞
〔常青Frank的觀點〕:
- 一直以來始終無法得解何以 老子會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直至看到了 賽斯以下這段話才給弄明白其所以然。
在我們人類的宇宙裏,所謂域中四大「道、天、地、人」,其實是個層層包含的關係,正如 賽斯所言人,是「由地球的靈魂湧出」來的產物。在回歸的自然法中,當然「人」最直接的效法或遵守的對象是該以「地球」為依歸的,也就是「地球之法」。
- 而地球也只是「天體」眾多的星球之一,所以地球是該以「天體運行的法則」為依歸。那,天體又該以誰為依歸呢? 就是 老子所謂的「道」,這個道就是這般的浩瀚而無所不含藏其中,祂的運行就是「自然而然」。
第二十六章【「莊重清淨」乃修道者的風貌】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穩重是輕浮的根本,清靜是躁動的主帥。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ㄗ重。
所以,有道之士整日行走都不會離脫離他的穩重。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雖有華夏美食般的物質享受,也能如同燕子般的泰然處之,而不被其所拘囿。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然而,怎會有大國之君主卻只私重自身,而輕慢天下人民呢?!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輕浮就會失去你的根基,躁動就會失去你的主導了。
〔名詞解釋〕:
輜重:運送糧草的車。榮觀:華麗宮殿。燕處:閒居。超然:不在意。萬乘之主:大國的君王。
〔前輩的觀點〕:
- 按「萬乘之主」,一身繫天下之安危,當持「重」守「靜」,以為天下主;若身行輕躁,就不足以任天下了。
〔常青Frank的觀點〕:
- 老子認為「莊重與清靜」是一個修道者應有的基本操持。人若心浮氣躁,一定會被外緣席捲而淪落為一個隨波逐流的無主之魂。
第二十七章【善道者「無懈可擊」的表現】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
善於處事的人,能夠順應自然而行,所以不留一點痕跡。
善於說話的人,能沉默寡言,所以沒有一點過失。
善於計算的人,應世接物「無心、無智」,所以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善於籠絡群眾的人,推誠相與,即使不用門戶來拘限,群眾也不會背離。
善於結納人心的人,謙沖自牧,所以即使不用繩索來捆綁,別人也不會離去。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因此,體道的聖人,能夠時時教化人民,使人盡其才,所以沒有遺棄的人;
能夠時時珍惜萬物,使物盡其用,所以沒有遺棄的東西。這樣,才是承襲了大道的智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可以教化不善人遷化向上;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鏡,可以警惕善人而不會墮落陷溺。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如果不善人不尊重善人,善人不珍惜不善人,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才是真正的大糊塗。善用一切,才是最精要而玄妙的。
〔名詞解釋〕:
瑕謫:紕漏。籌策:古時計算用的器具。關楗:門閂,橫者為關;豎者為楗。繩約:繩索綑綁。襲:承襲。要妙: 精要而玄妙。
〔前輩的觀點〕:
- 「善行」: 行之善者莫過於「無為」,故「順自然而行,不造不始」也。
- 「善言」: 行之善者莫過於「不言」,故「順物之性,不別不析」也。 /王弼
〔常青Frank的觀點〕:
- 老子說: 那些得道的聖人,無論在「言行計謀或開關結盟」的方法上都會讓人有「出神入化的無懈可擊」的表現,那是因為他們承襲了大道的智慧;而在與人互動上要懂得見賢思齊,至於比我們差的人,也要懂得引以為戒。總之「不論好與不好,都要懂得善用」,才是修道路上最精要最玄妙的地方。
第二十八章【修行,就是要和「人性」倒著幹】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ㄒㄧ。
知道剛強的雄健,卻寧願安守著雌柔,能如此,才可以作為天下的谿豁,使眾溪流注歸依。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能作為天下谿豁,「自然之德性」才不會散失,而復歸於「嬰兒般的純真自然」。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知道光明的好處,而寧願處於暗昧,如此才能成為「天下無所不包容的典範」。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ㄊㄜˋ」,復歸於「無極」。
能無所不包容,自然之德性才會「沒有偏差」,才能回歸到「無邊無際」的境界。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知道榮耀的好處,卻安守於羞辱,才能成為天下的深谷一樣。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能成為天下的深谷,自然之德性才會「充足」,才能使人回歸到「無形的道」。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無形的道」散開來就顯現為「世間的萬物」,而聖人因為自身體驗,用了這個「道」才能成為「領袖的首領」。
故「大制」不割。
所以說,「完善的政治」是順自然而行,無為而治,而不是人為的設施造作,把事情分割得支離破碎。
〔名詞解釋〕:
谿豁: 開闊的山谷。常德: 自然之德性。天下式: 天下的典範。忒:差錯。無極: 無邊無際。樸:指無形的道。器:器物。官長:百官之長,領袖的首領、君王。大制:完善的政治。
〔前輩的觀點〕:
- 「知其雄,守其雌」: 概「雄尊雌卑,雄剛雌柔,雄動雌靜」乃人之常識,而要人「知雄守雌」就等同要人「知遵守卑,知鋼守柔,知動守靜」或「知用守體」,這些都是違反人性的事,所以非常不容易做到。
〔常青Frank的觀點〕:
- 禪宗三祖 僧燦在其《信心銘》中的第一句「至道無難,為嫌揀擇」,和 老子這裡的「大智不割」談的都是同一個精神。
- 可是常人總愛挑東撿西,愛惡分明,而無法「任運順命的過生活」。老子說,這樣不好,這樣的話你會活得不自在,很狹隘,貧乏,也很做作。一個人如果是這樣的長期生活下來,那他的肚子所能包容的東西就會很有限了。
- 而如何才能做到「無所不包」? 老子就在此給我們開了一帖修煉的祕方「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這個方子,真他媽的「超反人性」!
- 談修練,老子認為人要和「自然的德性」要能「不離,不差,充足」才是理想的境界。
第二十九章【有道者,不走「極端」】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治天下應該本乎無為,想要以有為來治理天下,我知道那是辦不到的。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天下是個很神妙的東西,不可以有為的角度去治裡它。有為,必定敗亂;執著,必定失去。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ㄌㄟˊ,或載或隳ㄏㄨㄟ。
人的稟性情狀各有不同,有的積極、有的消極,有的噓寒、有的吹暖,有的剛強、有的瘦弱,有的安寧、有的危險。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因此聖人治理天下,順人情,依物勢,以自然無為為依歸,而去除一切「甚、奢、泰」等極端過分的措施。
〔名詞解釋〕:
取:治的意思。已:也。神器:神聖貴重的器物。故:此作「夫」字解(語助詞)。物:指「人」的意思,如24章「物或惡之」的「物」意同。載:乘車,引申為「安」也。隳:與墜同,可引伸為「危」也。「甚、奢、泰」:都是指過分的意思。
〔前輩的觀點〕:
- 「萬物以自然為性,故『可因而不可為』也,『可通而不可執』也。物有常性而造為之,故必敗也;物有往來而執之,故必失矣。」 / 劉師培
〔常青Frank的觀點〕:
-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此話聽來很宿命,但絕非消極。相反的,要能看出一個人的「宿命」可是需要極高的智慧才行。
- 正如 老子所言: 天下乃是「神的器具」,豈是單憑凡人的意志所能執持擁有的。
譬如國父 孫中山先生之所以革命成功,若非有外在的強權侵辱和內在腐敗的滿清政權,即所謂的「順潮流、依民情」這股積集已久的龐大能量,恐怕再多十個 孫文也莫可奈何。
- 藉此來反觀自己,無論是工作事業或是個人所生存的環境生態又何嘗不是呢!
- 世人所講的「人定勝天」,那不過是在自個所能掌控的「有限時空範圍之內」才會成立的,切莫無限擴張或無限上崗,否則,總會遇到超過自己掌控範圍之外的地步。要知到,老子的「天」乃無窮無盡的天,非僅是我們五官所及而已。
- 老子一再叮嚀「物極必反」乃人世間的必然定律,所以說,凡有道者是不會走「極端」的(甚、奢、泰)。能如是者即「安分守己」,無不大吉!
第三十章【凡事,但求「結果」】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一個用「道」來輔佐國君的人,是不會用武力來逞強於天下的。因為以武力屈服人,是很容易引起報復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凡軍隊所到之處,耕稼廢弛,遍地荊棘;大戰過後,水旱蟲疫並生,一定會出現荒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所以「善於用兵者」,只求以兵力「達到目的」就算了,卻不敢用來逞強黷武。(黷:隨便,任意。)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只求「達到目的」,而不要自負,而不要誇耀,而不要驕傲。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若是只求達到目的,就知道用兵是出於不得已,就不會逞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萬事萬物,一到強大盛壯的時候,便開始趨於衰敗。所以黷武逞強是不合於道的。而不合於道的事,就如飄風驟雨一樣,很快就會消逝的。
〔名詞解釋〕:
佐:輔佐。還:報復。師:軍隊。善:指善於用兵的人。果:結果。強:逞強。老:衰老。早已:早逝。
〔常青Frank的觀點〕:
- 「善者果而已」,這個果,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謂的「結果,目的,意義」,那可是人生的一大學問,又豈止在戰爭這檔事上。試問,倘若凡事我們都能洞明其中的「意義、目的,和結果」,恐怕人生的種種煩惱或問題,瞬間就可以少掉90%了。
- 賽斯的《神奇之道》: 「結果」先決定,方法自然來,輕鬆不費力,感恩、信任,加期待,但要有耐心。 / 許添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