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見《老子道德經》】11-20章
第十一章【有之所便利,乃因無之作用】
三十輻,共一轂ㄍㄨˇ,當其無,有車之用。
三十根輻木合共一轂,因為轂中間有空虛,車才能產生乘載的作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揉合陶土製成器皿,因為器皿中間有空虛,才能產生盛物的作用。
鑿戶牖ㄧㄡˇ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開鑿門窗造成房屋,因為房間中有空虛,才能產生居住的作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所以「有」能給人便利,都是因為「無」發揮了它的作用而產生的。
〔詞彙解釋〕:
三十輻:車輪上的輻條,三十乃效法月之日數。轂:車輪中心的圓孔。埏:揉和。埴:陶土。戶牖:門窗。
〔前輩的觀點〕:
- 在形而上的「道」,「無」為體,「有」為用;在形而下的「器」,「無」為本,「有」為末。
〔常青Frank的觀點〕:
- 一般人的心智「但見其有,不見其無」,故而讓 老子不得不特在此篇好好的來闡述一下:「有」之所以會有利用的價值,全是因為有個「無」在背後的輔助和搭配關係。
第十二章【小心誘惑,縱欲會耗能傷神】
五色令人目盲,
過分追求色彩的享受,最後必弄得「視覺遲鈍,視而不見」。
五音令人耳聾,
過分追求聲音的享受,最後必弄得「聽覺不靈,聽而不聞」。
五味令人口爽,
過分追求味道的享受,最後必弄得「味覺喪失,食而不知其味」。
馳ㄔˊ騁ㄔㄥˇ畋ㄊㄧㄢˊ獵令人心發狂,
過分縱情於騎馬打獵,追逐鳥獸,最後必弄得「心神不寧,魂不守舍」。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以上皆為人性之誘惑)
過分追求財富,最後必弄得「行傷德壞,身敗名裂」。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所以聖人的生活,但求飽腹不求享受。寧取質樸寧靜,不取奢侈浮華。
〔詞彙解釋〕:
五:多的意思。心發狂:心不守舍。行妨:行為頹墮敗傷。
〔前輩的觀點〕:
- 行「妨」:心貪意欲,不知饜足,則行傷身辱。/ 河上公
- 以「腹」與「目」之相對來說,各有兩層意思:
- 一) 「腹」指樸實無欲的生活;「目」指巧詐多欲的生活。
- 二) 「腹」指內我;「目」指外物。
- 「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故聖人不為目也。/王弼
- 去彼取此: 去彼之妄視,取此之養性,即「為腹不為目」也。人之慾望無窮無盡,若一朝去樸失真,貪得騖外,則永無滿足之時,終必至以身相殉。 / 余培林
〔常青Frank的觀點〕:
- 「心智」是個喜好刺激熱鬧的玩意,「心靈」卻偏好單純寧靜與喜悅。老子是個非常著重生命能量的人,始終主張人生要懂得「持盈保泰、適可而止」,不要去過過度耗能的生活,是以才有這「五色令人目盲......」等警世之語。
第十三章【自我太重,則好壞都不得自在】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世人之所以「得寵」和「受辱」都會因而心驚,是因為害怕大禍就要臨頭到自己身上。
何謂寵辱若驚?
為什麼說「得寵和受辱都會因而心驚」?
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因為在世人心目中,寵上辱下,寵尊辱卑,得到光榮就覺得「尊顯」,受到恥辱就覺得「丟人」,因此得之也驚,失之也驚。所以才說,得寵和受辱都會因而心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為什麼說「害怕大禍就要臨頭到自己身上」?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我們之所以有大禍臨頭的感受,那是因為我們常想到自己的關係,假使我們忘了自己,那還有什麼禍患好害怕的呢?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所以,重視犧牲自己為天下服務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給他;喜歡犧牲自己為天下服務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給他。
〔詞彙解釋〕:
若:則、乃、於是。貴:畏懼、重視。及:如果。
〔前輩的觀點〕:
- 有身,即有「我」。一切榮辱禍福,皆因有身而起,若能無身,即可以破一切相。 / 余培林
- 「使吾無有身體,得道自然,輕舉昇雲,出入無間,與道通神,當有何患?」 / 河上公
〔常青Frank的觀點〕:
- 身體的冷暖,病痛,苦樂對人來說都是最直接的感受,因而愛惜自身也是人之常情,然而過猶不及,一旦過分了就難免心有罣礙,一心有罣礙就會錯判情勢,會扭曲許多現實。因此,如何能超越自己的身心就成了修行人很重要的功課。
- 「寵辱而能不驚」那是修行很高的境界,因為人的情緒感受最強烈的莫過於「受寵與受辱」,倘若能過得了這一關即可進入佛家所謂「八風吹不動」的禪定境界了。
- 佛家的八風是啥? 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別小看這八風,任何一個都足以搖動人的定性的。
- 老子認為,在人間社會除非有真正重視天下的人,你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而這個「重視」的程度與標準要怎麼來衡量呢? 答案就是:要比他「自身性命」還重要。即「無我」的精神。
第十四章【亙古常存,就是道的紀律】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
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東西。視而不見叫做「無形」;聽而不聞叫做「無聲」;摸而不著叫做「無跡」。
此三者不可致詰ㄐㄧㄝˊ,故混而為一。
然而,這三種特徵是無法分開來追究的,所以要把它看作是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
其上不皦ㄐㄧㄠˇ,其下不昧。
這個東西,不會因為你上面看它就很亮,在下面看它就很黑,因為它並「沒有上下的關係」。
尋尋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它是既幽深又渺茫的,最後還是回歸於沒有形體的東西。
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
這就所謂「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形體的形體」,也可以說是一種「若隱若現,似有若無的恍惚之物」。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這個東西,你迎面過去看不見頭,你隨後去追也摸不著尾。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但,要是你能守持著這古老的「道」,你就可以駕馭當今世上的一切。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能夠了解這個無形的「道體」是「既古老,又新興的」,是一個「亙古常存」的東西,這就是「道」的自然紀律。
〔詞彙解釋〕:
夷:無現象。希:無聲音。微:無形跡。致詰:追究。皦:明亮。昧:黑暗、模糊。尋尋:幽深、渺茫。古始:既古老又現代,即亙古、永恆也。道紀:道不變的紀律。
〔前輩的觀點〕:
- 此三者不可致詰,河上公說:「三者謂夷、希、微。不可致詰謂『無色、無生、無形』,口不能言,書不能傳,當受之以靜,求之以神,不可詰問而得也。」按首章「道可道,非常道。」的「道」既不可道,故「不可致詰」。體道之方,唯在心領神會而已。 / 余培林
- 恍惚,「道非有非無,亦虛亦實,故謂之恍惚。」 / 河上公
-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見首見尾,必是有窮之物。道與宇宙皆無窮也,何由見之?」 / 嚴復
〔常青Frank的觀點〕:
- 人的心智總會要求凡事都要可觸、可見、可聞,要具體到可以掌握為止,偏偏「道」這玩意就是不會如人所願。道這個東西反倒像磁場、不可見光與無聲電波,它們都不是可觸、可見、可聞的存在,即 老子所說的「微、夷、希」,那是因為已超越了我們人體感官頻率的範疇。因此,你也可以說,像這種「超物理現象的存在」就是道的一種顯現方式。
-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這是 老子以遷就我們心智一向所習慣的角度來試著描繪的話,因為人們的心智都習慣於把自身以外的一切,都看作有個對立的客體存在一般。就許多存在的東西而言的確是如此的,但唯獨「道」這個東西不是。它是「含藏」於一切的道,連你這個生命個體本身也被它所含藏(它既包含著你整個人,也隱藏於你身體之內)。所以,怎麼可能會有讓你有見首見尾的「客體」存在呢!?
- 實在話,對「道」來說,在這宇宙中,或許只有「空間」才夠格來和它稱兄道弟,其他的都是個沒份兒! 但它們似乎又是一對不可分割的連體嬰。老子說:你要先明白道「體」的特質是虛無而亙古常存的,你才有辦法進一步去掌握它的「用」。
第十五章【得道者,是既平凡又深奧的人】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那真是微妙玄通,高深得讓人難以認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正因為難以認識,所以我也只能勉強的來形容一下: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他立身行事,猶豫畏縮,不敢妄進,就像冬天徒步過河一樣;
謹慎戒懼,不敢亂作,就像怕被四鄰窺伺一樣。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釋。
他為人處事,莊重拘謹,就像一個作客的人一樣;
他修道進德,除情去欲,就好像冰的溶化一樣。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他的本質,敦厚樸實,就像未經雕琢的素材一樣;
他的胸襟寬廣,態度謙下,就像幽深的山谷一樣;
他的表現渾噩愚昧,不露鋒芒,就好像混濁的水一樣。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別看他那副猶豫渾噩的笨拙外表,
試問,有誰能在混濁動盪中給安靜下來,而慢慢的使之清明?!
又有誰能在安定虛靜中給生動起來,而慢慢的活潑?!
保此道者不欲盈。
能夠把握這個道理的人,他是不會自滿的。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正因為不肯自滿,所以能去舊更新,心靈永遠保持著清明與活潑。
〔詞彙解釋〕:
豫兮:遲疑、謹慎。猶兮:疑惑、戒備。儼兮:恭敬、嚴肅。渙兮:流散、灑脫。敦兮:樸實、憨厚。曠兮:寬廣、空曠。渾兮:混合、濁雜。
〔前輩的觀點〕:
- 「微妙,喻其『體』之無為;玄通,喻其『用』之無不為。」/ 王淮
- 「渙者解散,釋者消亡。除情去欲,日以空虛。」按此唯有道之士的自損自蔽,無所作為。 / 河上公
- 「晦,理之則明。濁,靜之則清。安,動之則生。此等乃自然之道也。而『孰能』者,言其難也。」 /王弼
〔常青Frank的觀點〕:
- 得道或成道之人,到底長成啥樣子? 老子說: 得道的人「微妙玄通」會讓你深不可測,但也不是一副神聖不可侵犯,高調得不可一世的模樣,反倒會是「畏首畏腦、猶豫遲鈍、恭敬客氣、流逸灑脫、樸素曠達、混沌不明」像極了鄰家的老夫,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
- 但也別小看了這等平凡,他就有辦法讓混濁的態勢逐漸變得清明,讓將死的生命給慢慢復活的本事。不高調,不舖張正是這種「善解能量之道」的人,心靈永遠清新活潑,就是他們的模樣。
第十六章【老子的唯一法門「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極,守靜篤。
內心要虛空到極點,並安然於那絕對寧靜的狀態。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這樣萬物的生長、活動,我們都能看出它們由無到有,再由有返歸於無的規則。(靜~動~靜;無~有~無)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萬物雖然繁複眾多,但最後還是各自回歸到它們的原始根源(虛、靜)。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
回復到根源就沉默寧靜,「靜」是他們的本性,所以又叫做「回歸本性」。萬物最終回歸於本性,這就叫做「順應自然規律」。
知「常」曰明。
所以,認識到「自然規律」,才算是真正明白而有智慧的人。
不知常,妄作,凶。
否則,輕舉妄動,就會有危險。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所以,人若懂得「事物的自然規律」,其內心才有空間來包容一切,而能包容一切才能廓然大公,廓然大公才能無不周徧。
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無不周徧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於道,符合於道才能長遠。這樣,就終身也不會有任何危險。
〔詞彙解釋〕:
虛極:空至極點。靜篤:靜到極點。作:生長、活動。歸根:回復到根源。覆命:回歸本性。常:規律。妄作:胡為。容:包容。全:完整、周徧。
〔前輩的觀點〕:
- 人的心靈本虛靈靜默,但往往為私欲所蒙蔽,因而觀物不得其正,行事不得其常。所以必須「時時勤拂拭」已恢復其原有的虛靜狀態。故曰:「致虛極,守靜篤」。/ 余培林先生
- 虛是有之本,靜是動之根。故凡有必起於虛,動必生於靜,而最後亦必返於虛,必歸於靜。此即所謂「復」,亦即宇宙萬物活動的共同規則。/ 余培林先生
〔常青Frank的觀點〕:
- 「致虛極,守靜篤」也是 佛家禪宗靈修的至要法門「般若狀態」,老子真是深得箇中要妙。他說自己對道的領受,就是在這種「絕對寧靜的狀態」下對各種事物自然運作的觀察心得,這無非是傳授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修道法門給後人。
- 這個法門真是單純至極,一點都不複雜,但要操作起來卻很難,難是難在於我們的心情太複雜,太容易蠢動了。要一個人不帶動機,沒有任何私心目的,只是作單純的「純粹的觀察」而不作任何反應,是很難的!
- 一般常人,在第一步好不容易才有一點靜得下來時,就會不由自主的安耐不住了,開始去觀察東觀察西。而待觀察稍有心得,也會忙著發想,想著接下來自己要怎樣,又怎樣才能去落實應用這份難得的寶貴心得....要不,豈不可惜了! 你想,哪會容易待得住啊!?
- 殊不知,「致虛極」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守靜篤」,是要將這個寧靜守到「致篤」為止,方可啟動第三步的「觀察」,亦即佛家所謂的「起觀」。
- 以上三步是對初學上路者的分解動作,而實際上是三而一,一而三地無從可分,尤其是對像 老子這等人物而言;其實,真正的關鍵在第一步的「致虛極」,你只要真正做到底了,後兩步就會像自動排檔般的自然啟動,是自然而然的絕非出於個人意志決定。否則,所起的「觀察」就不能純淨了。不夠純淨的觀察,你是看不到「道」的,充其量所能看到的也只是個人更高明的心理投射吧。
- 最後要記得:「虛空」與「寧靜」才是本章的要點。
第十七章【最高明的領袖,百姓是自然而無感的】
太上,下不知有之。
最上等的國君治理天下是「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順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都不知道有國君的存在。
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ㄨˇ之。
次一等的國君,以「德教」化民,以「仁義」治民,所以人民都親近,讚譽他;再次一等的國君,以「政教」治民,以「刑法」威民,所以人民都畏懼他;最末一等的國君,以「權術」愚弄人民,以「詭詐」欺騙人民,所以人民都不服從他,甚至輕慢他,侮辱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都是因為本身的誠信不足,所以人民才不信任他。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最上等的國君卻是悠閒無為,不輕易發號施令(然而人民卻能各安其生,得到最大的益處),等到這個大功告成了,事情辦好了,而人民卻不曉得這是國君的功勞,反而都說:「我們原來就是這樣的啊!」
〔詞彙解釋〕:
太上:最高的。悠兮:悠閒的樣子。貴言:以言為貴。
〔前輩的觀點〕:
- 「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民皆能順性而發展,而不知有君之存在(如:黃帝、堯、舜)。
- 「賢人」:不能以無為居事、行不言為教,而「導民以德,齊民以禮,以仁愛治民」,天下感其恩,服其義,故親而譽之。
- 「能人」:不能導民以德,齊民以禮,而只能「導民以政,齊民以刑,以法治民」,故人民莫不畏之。
- 「奸人」:不能以法治民,以刑威民,而只能「以權術愚民,以詐偽欺民」,故人民莫不反抗侮蔑之。 / 余培林
〔常青Frank的觀點〕:
- 這是 老子所觀察到的社會組織中,領袖與群眾在「有道」與「無道」之間各種不同層次的呈現樣貌。可見,為政不在多言,順「道」而為就是了。
- 這可難了,偏偏領袖都很有個性,都有個很強的「自我」,而自我又是入「道」最大的屏障,因而人們常能看到的都是些「親而譽之、畏之、侮之」之類等級的領袖。
- 至於那「太上的」卻「下不知有之」,這樣一來,這種第一等的領袖到底有沒有? 這,又是一個 老子讓人感到弔詭的地方。
- 其實,要聖人在位也得要有那樣的環境才行,以當今這般複雜又急功近利的社會生態,爾虞我詐的政治環境,你想還有聖人存活的餘地嗎?!相反的,在民主社會的政客,不都要以選民「有感」為第一優先嗎?嗚呼哀哉!
第十八章【都是人工的「次級品」】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大道」荒廢了,才有「仁義」的出現;「智慧」不在了,才有「大偽」的空間。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家庭」失和以後,才會顯出「孝慈」;「國家」昏亂以後,才會出現「忠臣」。
〔詞彙解釋〕:
廢:荒廢。出:不在、離開。六親:父子,兄弟,夫婦。
〔前輩的觀點〕:
- 「大道無心愛物,而物物各得其所;仁義有心愛物,即有親疏區別之分。」 / 憨山禪師
- 「大道無為,仁義有為;大道自然,仁義造作。」 / 余培林
-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 老子38章
〔常青Frank的觀點〕:
- 實存上的「道」,在二元世界就有如一枚銅板錢幣,它是一體兩面同時並存的。然而在現實社會中的一枚銅板,當你看到它的正面時你就看不到它的反面,你是不可能同時看到兩面的,這是社會現實的必然現象。
- 老子藉由對社會現象的觀察來告訴我們:當你看到社會的一個面向的現象時,就該領受到其中沒有顯現出來的另一面向,是同時存在的,只是被隱埋起來而已。此亦是道家「陰陽太極圖騰」的精神象徵。
- 注意:老子只是就「道」的層次來把實存的現象說清楚罷了,而並非要主張反對仁義、孝慈...的意思。
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才是治本之道】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才智」和「機智」有傷自然,所以絕聖棄智,人民反而能得到百倍的益處;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仁」和「義」會束縛天性,所以絕仁棄義,人民反而能恢復孝慈的天性;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機巧」和「貨利」能使人產生盜心,所以絕巧棄利,盜賊自然就絕跡。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因為「聖智、仁義、巧利」這三點都是「人文的東西」,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絕棄這三者,而使人別有所屬:這便是「外在表現純真,內在保持質樸,減少私心,降低欲望」。
〔詞彙解釋〕:
屬:歸依。見:現。抱:懷。素:是尚未染色的絲。樸:沒有雕琢的木。
〔前輩的觀點〕:
- 注意: 此處的「聖」是指有才智的人,與「聖人」的聖不同。
- 「以為文不足者,是謂『人文』不足以教化人民也。」換句話說,該引之以「道」來教化才行。 / 河上公
〔常青Frank的觀點〕:
- 注意: 老子這一章所講的,是一個極高層次,純乎自然的「聖人治國之道」,絕非當今高唱「民主」講求「法治」的社會所能思議,或有資格去效法的!
- 所以,在精神向往之餘,本章的積極意義是提醒我們: 現代社會,要小心高唱「民主」講求「法治」背後的後遺症。
第二十章【「大智若愚」坦然了然的境界】
絕學無憂。
「知識」是一切憂愁煩惱的根源,杜絕一切知識的干擾,就不會再有憂愁煩惱。
唯之與阿ㄜ,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世人所謂的榮辱貴賤,究竟相差多少? 所謂善惡是非,又有多大差別呢?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不過,我也不能特立獨行,顯露鋒芒會遭人忌妒。別人畏懼的,我也要畏懼,我要與人「和光同塵」。
荒兮其未央哉!
但是,我的「道」是那麼的廣大而無窮盡,和世俗相差太遠了。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眾人是那樣的高興,好像吃豐富的酒席,又好像在春天登台遠眺那般的逍遙。
我獨泊ㄅㄛ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ㄌㄟˇ累兮若無所歸。
唯有我淡泊恬靜,心中沒有一點情慾,好像還不會笑的嬰兒。又是那樣的懶散,好像無家可歸似的。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眾人自滿自得,好像有用不完的才智能力,唯有我好像匱乏不足,我實在是愚人的心腸,是那麼樣的渾沌。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世人都煊煊赫赫,唯有我昏昏沉沉。世人都清楚精明,唯有我渾渾噩噩。
澹ㄉㄢˋ兮其若海,飂ㄌㄧㄠˊ兮若無止。
我的心恬淡寧靜,好像大海一樣,寂寥廣闊。我無繫無縶,好像大風一樣。沒有目的,沒有歸宿。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ㄅㄧˇ。
在他人眼哩,世人都很有能力,唯有我愚鈍而且鄙陋。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只因為世人都競逐浮華,崇尚紋飾。唯有我與眾不同,單單的「見素抱樸」,抱住人生的本源,吸取那生長萬物的「大道」之奶。
〔詞彙解釋〕:
唯:恭敬的應聲。阿:侮慢的應聲。荒兮:廣闊的樣子。未央:未盡也。沌沌兮:無知貌。熙熙:和樂貌。太牢:祭祀時三牲齊全叫太牢。泊兮:淡薄。未兆:沒有一點徵兆、跡象。孩:嬰兒的笑聲。累:疲憊。若遺:像似匱乏的樣子。昭昭:光明。察察:清明、精審。悶悶:混沌貌。澹兮:恬靜的樣子。有以:有所作為。頑且鄙:愚鈍而且鄙陋。貴:重視。食母:吸食本源,以「道」來餵養自己。
〔前輩的觀點〕:
- 「為學」固能日益其智能,但人之慾望與機巧等亦同時因而增加,而這等正是一切憂愁煩惱的根源;再者「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故說「絕學無憂」。
- 「唯」與「阿」都同為應聲。前者恭敬,後者侮慢。人恭敬應我,則我必以為榮;侮慢應我,則我必以為辱。所以「唯阿」引申有榮辱、貴賤之意。 / 余培林
- 世人「順意為善,違心為惡」此等皆是出於自己主觀的價值判斷,往往因時因地而異,並無絕對的客觀標準。故在 老子眼裡差別不大,或說毫無價值可言。 / 成玄英
- 「食」,用也,有養育的意思。「母」,道也,能生養萬物。故稱「食母」。 / 河上公
〔常青Frank的觀點〕:
- 「絕學」非棄學,而是「杜絕知識的干擾」。但也唯有入「道」者才能做得到。
- 世人為學的目的,不就在於對自身「唯之與阿,善之與惡」的貴賤榮辱的在意嗎? --- 老子說,你只要「入道」,就無須擔憂這些瑣碎的煩惱了。
- 老子本章就一個「行道者」,對於「形式、本質」一目了然的智慧,以及自我調侃的坦然心胸,和自己之所以甘之如飴的所在,都闡述得非常精彩而細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