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見《老子道德經》】38-48章
《道德經 - (二)德篇》
第三十八章【社會現象的「層次與等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之人一切依道而行,「無心求德」,所以反而有德;下德之人,有心求德,所以反而沒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德之人依順自然,他的「無為」是「無心」的;而下德之人,雖然依順自然,但他的無為卻是「有心」的表現。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之人,誠心而行,雖有作為,但皆發於愛心的「無所為ㄨㄟˋ而為ㄨㄟˊ」;上義之人,凡事計較曲直是非,一切作為都是「有所為而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上禮之人,「依循禮儀規範並身體力行」,若得不到迴應,就會伸出手來強人就範。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所以,道失去了而後才有德,德失去了而後才有仁,仁失去了而後才有義,義失去了而後才有禮(這是層層倒退的一種現象)。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禮,是「人性由誠厚趨於澆薄的一種表現」,也是社會由平靜趨於混亂的開始。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所謂「有先見之明等經驗的人」,不過採擷了大道的一點虛華罷了,實際上是愚昧之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所以大丈夫立身處世以「寬厚的道」為主,而不會去重視「澆薄的禮節」,以「務實」為本而不屑「虛華」。所以才捨棄「澆薄浮華」而取用「敦厚質樸」的道理。
〔名詞解釋〕:
不德:心不懷德。不失德:即心有懷德之意。無為:無所施為,指表現之意。無以為:即無所為而為,指居心之意。攘臂:舉起手臂。扔之:牽引。忠信:人心之「誠樸」之質。薄:澆薄,衰薄。前識者: 先見之明的經驗智巧。厚:指「忠信」。薄:指「禮」。實:指「道」。華:指「前識」。彼:指澆薄浮華。此: 指敦厚質樸。
〔前輩的觀點〕:
-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仁者安仁,誠身而行,雖有造作施為,但皆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純任天理,毫無私心。所以是「為之而無以為」。
-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義者,宜也。行其當行,為其當為,謂之為「宜」。但當與不當,必審乎己,如此說來,「上義者」在行為之先,已有求德之心。所以是「為之而有以為」
- 「攘臂而扔之」: 謂伸手引人使之就範於禮。
- 「忠信」之薄: 這裡之「忠信」是指人之心原本是絕對「誠樸」之,與 儒家所講相對於特定人事之忠信有別。
- 「薄」: 言「禮」會「飾偽文虛」,遠真離道,以致人心原本之「誠樸」日漸衰薄。 / 余培林
〔常青Frank之觀點〕:
- 老子在本章對「道、德、仁、義、禮、智」等,有非常嚴謹之界定,其細微處是值得我們要注意之。
- 一個社會之文化精神,到底是進化還是後退,只要看它「普遍之生活之現象,是屬於那個層次等級」就知道了。
第三十九章【宇宙的道、地球的德、人間的準】
昔之得一者:
「道」是天地萬物生成之總源,「一」是它之代表。自古以來,凡得到它的: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也。
「天」得到一才能清明;「地」得到一才能寧靜;「神明」得到一才會虛靈;「河川」得到一才會充盈;「萬物」得到一才能生長;「侯王」得到一才能成為天下之表率。這些都是因為「道」的關係才能這樣。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ㄒㄧㄝ;谷無以盈將恐竭ㄐㄧㄝˊ;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ㄐㄩㄝˊ。
天沒有東西讓它清明,恐怕就會崩踏;地沒有東西讓它寧靜,恐怕就會覆滅;神明沒有東西讓祂虛靈,恐怕就會消失;山谷沒有東西讓它充盈,恐怕就會枯竭;萬物沒有東西讓它生長,恐怕就會滅絕;侯王沒有東西讓他作為天下之表率,恐怕要顛覆而失位。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 非乎?
所以,所有的高貴都是以卑賤為根本,而所有的高位都是以低下為基礎的。因此侯王們才自稱「孤、寡、不榖」來以示謙下,這不就是以卑賤為根本的道理嗎? 難道不是嗎?
故致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ㄌㄨˋㄌㄨˋ如玉,珞珞ㄌㄨㄛˋㄌㄨㄛˋ如石。
所以,世上最高之稱譽,就是沒有稱譽 (因為有了稱譽,毀謗就會隨之而來)。因此,有道者才不要像美玉一般崔燦明亮的為人尊崇,反而甘願像石頭一般暗淡無光的為人所忽視。
〔名詞解釋〕:
一:道。谷:河川。貞:正,表率,原則。廢:塌陷。歇:消失。蹶:顛仆,失位。不榖:不善。琭琭:玉美貌。珞珞:石堅貌。
〔前輩的觀點〕:
- 「一」是萬數之始,而「道」是萬物之宗,故以萬數之始之「一」,以喻萬物之宗「道」。
- 「孤」、「寡」、「不榖」都是侯王之自謙之稱。 /余培林
〔常青Frank之觀點〕:
- 宇宙之「道」、地球之「德」、人間之「準」,此三者就是整本道德經之內容。
- 此「一」之「道」,遍及「天,地,神靈,河川,侯王....萬物」,可以說沒有一樣東西不是與它有關之,若就科學之角度,除了最純粹之「能量」這個詞彙外,似乎還真想不出第二個更貼切的了。
-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寧要珞珞如石,也不欲琭琭如玉,此乃 老子以「賤、下」為貴之說也,也正好是與「人性所趨」背道而馳之地方。所以說,「修為,應當逆性而修;作為,就該順性而為」。
第四十章【善體道之「反復循環,柔弱謙下」】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反復循環,是道之運行;柔弱謙下,是道之作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下萬物都生於「有」,而有卻來自於「無」。
〔名詞解釋〕:
反:反復循環。弱:柔弱謙下。動:運行。
〔前輩的觀點〕:
- 「弱者道之用」: 道體虛無,故以柔弱為用。如:「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守柔曰強;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皆可說明道之用全在「柔弱」。
- 「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體必先於用,所以「有生於無」。 /余培林
〔常青Frank之觀點〕:
- 此章勸勉我們要好好去領受: 在「反復、循環」中去體認道體之運行;而「柔弱、謙下」則是道體之應用所在。
第四十一章【下士不笑,就不足以為「道」了】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上士聽見了道,曉得道之偉大真實,所以就會「努力不懈的去實行」;中士聽見了道,由於見識不足,認識不清,所以「覺得似有若無,似真似妄」;下士聽見了道,由於見識淺薄,根本不曉得道為何物,所以就「以為荒唐不經的大笑起來」。其實,也正因為下士的大笑,才顯得道之高深;如果不笑,這道也不能算是道了。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所以古人的話說得正好:那些「明白於道之人」,因為他之光潔內含,所以外表好像很暗昧之樣子;那些「進取於道之人」,因為他之謙退自牧,所以看起來好像在後退似之;那些「行道如夷之人」,因為他之戒懼謹慎,所以在外表會讓人看起來好像走得很崎嶇之樣子。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
「品德高尚」之人,虛心謙行,好像低下之深谷似的;「操守高潔」之人,不自求表現,好像含垢受辱似的;具有「廣大之德」之人,因為不自衿自伐,好像德還不足似的;具有「剛健之德」之人,因為遇事退藏隱默,好像偷惰不振似的;具有「質實之德」之人,因為沒有表現,好像空無所有似的。
「大方」無隅,「大器」晚ㄇㄧㄢˇ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最大的方形」是沒有邊角的;「最大的器具」是沒有固定形狀(用途)的;「最大之聲音」是聽不到的;「最大之形象」是看不到的。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因為道是隱微,不可道說之,所以沒有名稱。也只有這樣之道,才能善於施與創生萬物,並成全萬物之生長。
〔名詞解釋〕:
上士:指智慧高等之人。明:明白。進:進取。夷:平坦。建言:古人之言。類:崎嶇不平。大白:最清白之人。建:健也,勤快進德之意思。偷:偷惰。質:實也。渝:窬也,中空之意思。方:方形。隅:邊角。晚成:免成,或無固定形狀、用途之意。希:無也。象:形象。貸:施與。成:成全,成就。
〔前輩的觀點〕:
- 「一個道理如果它是對之,即便沒有知音或支持者,即便所有人都嘲笑,它依然還是成立。真理或事實是不講多數決之。」
- 「上德若谷」: 謂上德之人,處卑居下,虛懷若谷。
- 「大白若辱」: 真正清白之人若汙辱,以其不自章顯也。
- 「廣德若不足」: 謂盛德圓滿者,猶如不足。
- 「健德若偷」: 謂勤健進德者,反若偷惰不振。
- 「質德若渝」: 猶言實德若虛也。 / 余培林
〔常青Frank之觀點〕:
- 聞道,何以會有「上、中、下」士之別? --- 皆因「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見識不足,認識不清」。倘若知之「真、切、篤、實」,必有信矣。
- 此「上、中、下」者,所指的是「智慧」,而智慧亦可以說是「一個人對『道』之體認,在先天和後天加總起來之結果」。
- 若就 老子之論點而看,萬物之所以能生成或存在,其本身就已經「得道」了。否則,是無法存在之。只是萬物之存在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知』道」就成了萬物此生必修之功課,也是最終唯一之功課。
- 最讓我感慨之是,我們老祖宗之苦心智慧早已暗藏於我們之日常生活,透過我們「生活之話語」來傳遞他們之寶貴心得給子孫,而我們卻有受之而不知之---那,就是「知道」這兩個字! 故佛家有「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其學問大矣。
第四十二章【人皆趨吉避凶,其實「中和」為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萬物化生之總原理」,萬物化生之程序就是由它開始:起初由無形之「道(磁場)」生出一個「原形之氣(能量)」,再由一個原形之氣而生出兩極之「陰氣」和「陽氣」,而後再由陰陽兩氣之相互激盪而生出了第三個「和氣」,再往下之「萬物」就是由這「陰、陽、和」三氣之交互作用而生成之。
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
萬物都「背陰向陽」而生,但「陰陽要兩相激盪」才能生出新之和氣(物形成之初)。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們所不喜歡之字眼,就是「孤、寡、不善」,可是,王公們卻用這些來自稱。所以,世上之事物有時候表面看來是受損,其實是受益;有時候表面看來是受益,其實是受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前人所教給我之,我也用它來教給你們:「自恃其強之人不會有好下場的」,我就是以它作為我的「基本教義」。
〔名詞解釋〕:
道:無形之磁場。一:原形之氣。二:陰陽之氣。三:和氣(物形成之初)。負:在背後。抱:在胸前。負陰抱陽:即背陰向陽之意思。冲氣:沖氣,即陰陽兩氣相互激盪。強梁:自恃其強。教父:教育之始或依據。
〔前輩的觀點〕:
- 「一生二」: 謂一氣化為陰陽二氣。
- 「二生三」: 謂陰陽二氣交合而生和氣(物形成之初)。
- 「三生萬物」: 謂「陰、陽、和」三氣之交互作用而生成萬物。 / 余培林
- 「強梁者不得其死」: 此句源自周朝金人碑上之銘文,引申為前人之教誨也。而「吾將以為教父」則是讚嘆前人碑文之內容,精讚到我要將其作為我基本教義之精神。 / 馬其昶
〔常青Frank之觀點〕:
- 背陰向陽,就如同好逸惡勞、貪生怕死等,皆屬人性之基本所向。但 老子從道之角度來看,陰陽調和、生死循環等才是生命生生不息之自然之道。
- 王公貴族可謂盛陽之極,故得借助「孤、寡、不穀」等盛陰之詞彙來達到沖喜之效果,即「中和」之道也。而「致中和」也是儒家極崇高修養的性情目標。
第四十三章【「不言、無為」沒幾人能做到】
天下之至柔,馳ㄔˊ騁ㄔㄥˇ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當我看到: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卻能駕馭天下最堅強的東西,並能以無形之身進入到完全沒有間隙的東西裡去。我就是從這裡,才知道無為的好處。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但,像這種「不用言語之教化,沒有作為的好處」,是天下很少人懂得,也很少人能夠做到。
〔名詞解釋〕:
馳騁:驅使,駕馭。無有:無形之物。無間:無間隙之物。希:少也。
〔常青Frank之觀點〕:
- 至柔者如 水、火、空氣、能量;至堅者如 高山、大地、石頭、鋼鐵。
-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這真是莫大之警醒,任憑誰都無法做到極致!
第四十四章【「生命」才是一切之根本】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名譽,和自身之性命比起來,哪一個親切呢? 身外之財貨,和自身之性命比起來,哪一個重要呢? 名利和性命的得失,哪一個對我有害呢?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所以愛名過甚,耗損的也一定很多;積藏過多,喪失的也一定很重?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所以,唯有在「心理上」的知足,才不會受到侮辱。在「行為上」知道適可而止,才部會產生危險。這樣,身體才可以長安,生命才可以長久。
〔名詞解釋〕:
親:親切。多:重之意思。病:損害之意。費:耗損。亡:喪失。
〔前輩的觀點〕:
- 知足,是「心理上」之節制;知止,是「行為上」之節制。
- 知足,是承上文之「甚愛」,主於心理;知止,是承上文之「後藏」,主於行為。 / 余培林
〔常青Frank之觀點〕:
- 此章是敘述 老子認為「生命才是一切根本」之「輕物貴生」思想。然而,我等一般人卻很容易,不自覺之把這根本給顛倒了。
第四十五章【大道,常以相反的樣貌呈現】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最圓滿的」東西,看起來倒好像很欠缺,但是它之作用卻用之不竭;「最充實的」東西,看起來倒好像很虛空,但是它之作用卻永無窮盡。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同樣的,「最正直的人」卻好像很屈從的樣子,「最聰明的人」卻好像很笨拙的樣子,「最善辯的人」卻好像很不會說話的樣子。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然而,清靜能克服躁動,寒冷能克服燥熱。所以,能清靜無為的有道之士,確實可以作為天下人的楷模。
〔名詞解釋〕:
缺:欠缺。沖:空虛。屈:彎曲,屈從。拙:笨拙。訥:口訥,不擅言詞也。
〔前輩的觀點〕:
- 王弼:「隨物而成,不為一象,故『若缺』也。」此指道之現象而言。
〔常青Frank之觀點〕:
- 在世俗之二元世界裡,「道」乃是一種未顯現狀態之能量或磁場,並非完整成型之東西。所以,誠如 王弼所說「隨物而成,不為一象,故『若缺』也。」這就是「道」為什麼常以「相反之樣貌」來顯現之原因之一。
- 有道者之所以「若缺、若沖、若屈、若拙、若訥」,是因為他處「靜」無諍,而此五若其性之德也。
第四十六章【「知足」之足,才是恆久之滿足】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當天下有道時,就算最善跑的馬也無用武之地,都拿來耕田了;而一旦天下無道,連懷駒的母馬都要在戰場上來生產。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所以說,天下之災禍,沒有比不知足更大了;天下之過錯,也沒有比貪得更大了。所以,只有「知足」的這種心理上的滿足,才是恆久之滿足。
〔名詞解釋〕:
卻:止息之意。走馬:善跑之馬。糞:種田。生:生產。咎:過錯。欲得:貪婪。
〔常青Frank之觀點〕:
- 人生最悲慘之處境,莫過於兩國交戰之間之無辜百姓,而戰爭之起因,若要追究起來,亦無非是因為其中一端或兩頭「人性之貪婪」而起。所以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第四十七章【走得越遠,知道越少】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ㄧㄡˇ,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因為不用出門,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理;不用看窗外,就可以明瞭自然的法則。相反的,出門越遠反而越迷惑,所知的道裡也越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所以得道的聖人,不必出行遠求,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理;不必對外觀看,就能明白自然的道理;不須施為造作,萬物就可自然的演化而成。
〔名詞解釋〕:
戶:門。牖:窗。行:出行。
〔常青Frank之觀點〕:
- 這章,對沒有心靈實修經驗之人來說是很難真正了解之,除非明瞭何謂「離相、破相」之觀點。
- 因為世人多著眼於「現象」以求知,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 老子卻偏重於現象背後之「道理」來講,故有「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以及下一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之說。至於說到「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全是從修行至深之「內靈外道」會通之後之成果來說。
- 人之精神外馳越頻繁,魂不守舍(國王不在位)之頻率就越高,所以其靈冥覺知之「知道」就越少。因此才有「走得越遠,知道越少」之說,而所指的,正是一個人「精神外馳」之後果。
- 萬事萬物之總原理,其實就存在我們之心中,我們如果能「內觀反照,除私去欲」自然瞭然。
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做學問,「知識與欲望」會一天天增加;修道,則會一天天減少。
修道,就是要將知欲不斷的減之又減,直到心思沒有任何欲求動機為止。
無為而無不為。
因為沒有個人主觀之心思干預,萬物各得其所,各遂其生,所以表面無為,其實卻是無所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所以,要治理天下,應當要以「無為」為用,如果有為,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名詞解釋〕:
損:減少。取:治理之意思。常:當也。及:若也。
〔前輩的觀點〕:
- 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為道」之目之,「無不為」是「無為」之作用。
〔常青Frank之觀點〕:
- 不知則無欲,少知則少欲。故修道之要在「損知欲」,這是 老子在心智層次所給予人們之指導,至於靈性層次則是「致虛極,守靜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