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六祖《金剛經》口訣】26-32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色見聲求,是行邪道。於茲妙契,獨露真常。」故受之以法身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世尊大慈,恐須菩提執相之病未除,故作此問。須菩提未知佛意,乃言如是。「如是」之言,早是迷心,更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又是一重迷心。離真轉遠,故如來為說除彼迷心。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轉輪聖王,即是如來。「轉輪聖王,雖有三十二相,豈得同如來。」世尊引此言者,以遣須菩提執相之病,令其所悟深澈。須菩提被問,迷心頓轉,故云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須菩提是大阿羅漢,所悟甚深得方便,不生迷路,以冀世尊除遣「細惑」,令後世眾生所見不謬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若以」兩字。是發語之端。「色」者,相也。「見」者,識也。「我」者,是一切眾生心中自性清淨,無為無相真常之體。

不可高聲念佛,而得成就,念須「正念分明」,方得悟解。若以色聲求之,不可見也。是知以相中觀佛,聲中求法,心有生滅,不悟如來矣。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相而無相,空且不空。亙古亙今,孰云斷滅。」故受之以無斷無滅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聞說「真身離相」,便謂不修三十二淨行,而得菩提,佛語須菩提,莫言如來不修三十二淨行,而得菩提。

汝若言不修三十二淨行,得阿耨菩提者,即是斷佛種性。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大心成忍,本自無貪。世福甚多,云何有受。」故受之以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通達一切法,無能所心,是名為「忍」,此人所得福德,勝前七寶福德。菩薩所作福德,不為自己,意在利益一切眾生,故言「不受福德」。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去來坐臥,無不如如。」故受之以威儀寂靜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如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如來」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臥非不臥。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常在空寂」,即是如來也。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信心不斷,斯即微塵。信寶徧充,是名世界。界塵一合,法爾如然。」故受之以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佛說「三千大千世界」,以喻「一切眾生性上微塵之數」,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塵。

「一切眾生性上妄念微塵,即非微塵」者,聞經悟道,覺慧常照,趨向菩提也。念念不住,常在清淨,如是清淨微塵。是名微塵眾。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三千」者,約理而言,則貪瞋痴妄念各具一千也。心為善惡之本,能作凡作聖,其動靜不可測度,廣大無邊,故名「大千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心中明了,莫過「悲智二法」,由此二法,而得菩提。

說「一合相」者,心有所得故,即非一合相;心無所得,是名一合相,不壞假名,而談「實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由「悲智二法」,成就佛果菩提,說不可盡,妙不可言。凡夫之人,貪著文字事業,不行悲智二法。如不行悲智二法,而求無上菩提,何由可得。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四見俱非,是名四見。」故受之以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如來說此經」者,令一切眾生,自悟般若智慧,自修行菩提果。凡夫人不解佛意,便謂如來說我人等見,不知如來說「甚深無相無為般若波羅蜜法」。

「如來所說我人等見,不同凡夫我人等見。」如來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真我見」;說一切眾生有無漏智,性本自俱足,是「人見」;說一切眾生,本自無煩惱,是「眾生見」;說一切眾生,性本不生不滅,是「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非法相,是名法相。

「發菩提心」者,應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應見一切眾生「無漏種智,本自具足」;應信一切眾生「本無煩惱」,應信一切眾生「自性本無生滅」。

雖行一切智慧,方便接物利生,不作能所之心。口說無相法,而心有能所,即非法相;口說無相法,心行無相行,而能所心滅,是名法相也。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一念發心,獲福亦爾。應身化物,豈得已哉。真佛流通,於事畢矣。」故受之以應化非真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衹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七寶福」雖多,不如有人發菩提心,受持此經四句,為人演說,其福勝彼百千萬億,不可譬喻。

說法善巧方便,觀根應量,種種隨宜,是名「為人演說」。

所聽法人,有種種相貌不等者,不得作分別之心,但了空寂如如之心,無所得心,無勝負心,無希望心,無生滅心,是名「如如不動」也。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夢」者是幻身,「幻」者是妄念,「泡」者是煩惱,「影」者是業障。夢幻泡影業,是名「有為法」;若「無為法」,則真實離名相,悟者無諸業。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rrors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